【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 代平,韩桂秋,Arison B.H.. 地血香中1个新的三萜类成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0,(04)
.
|
[2] | 陈业高,秦国伟,谢毓元. 满山香中的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09)
.
|
[3] | 焦晓栋,蔡清萍. 白介素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6,(06)
.
|
[4] | 刘嘉森,方圣鼎,黄梅芬,高耀良,徐任生. 华中五味子的研究——Ⅱ.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及有关化合物的结构[J]化学学报, 1976,(03)
.
|
[5] | 刘嘉森,黄梅芬. 五内酯丙和五内酯丁的结构研究[J]化学学报, 1984,(05)
.
|
[6] | 刘嘉森,陶勇,黄梅芬. 翼梗五味子的研究 V.五脂素A_1,A_2,表五脂素A_1和epischisandrone的结构[J]化学学报, 1988,(05)
.
|
[7] | 刘嘉森,潘燕萍. 五味子酯J和五内酯F的分离与结构[J]化学学报, 1991,(03)
.
|
[8] | 刘嘉森,周洪星. 五脂酮A,B和Butyryl Binankadsurin A的分离与结构[J]化学学报, 1991,(04)
.
|
[9] | 刘嘉森,黄梅芬. 五内酯E和长南酸的分离与结构[J]化学学报, 1991,(05)
.
|
[10] | 罗纲,刘嘉森. 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化学学报, 1992,(05)
.
|
[11] | 罗纲,刘嘉森,黄梅芬. 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化学学报, 1992,(06)
.
|
[12] | 刘嘉森,方圣鼎,黄梅芬,高耀良,徐任生. 华中五味子的研究——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和有关化合物的结构[J]中国科学, 1978,(02)
.
|
[13] | 宋万志. 五味子科植物的木脂素类成分及生物活性与国内资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1,(01)
.
|
[14] | 韩桂秋,代平,薛荣,Byron R.Arison,David C.Lankin,San Bao Hwang. 异型南五昧子(Kadsura heteroclita)中的具有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活性的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2,(01)
.
|
[15] | 王斌,陈敏珠,徐叔云. 白芍总甙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调节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7,(03)
.
|
[16] | 陈业高,李国宝,张燕. 云南产五味子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 2003,(03)
.
|
[17] | 包天桐,徐桂芳,刘耕陶,孙润华,宋振玉. 五味子仁七种成分的一些药理作用比较[J]药学学报, 1979,(01)
.
|
[18] | 谢晶曦,姬政.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鸦胆子甲、乙和丙素的分离与鉴定[J]药学学报, 1981,(01)
.
|
[19] | 宋万志,童玉懿. 五味子及其亲缘植物中一些重要木脂素类成分的存在与含量测定[J]药学学报, 1983,(02)
.
|
[20] | 钟淼,程桂芳,王文杰,陈洁,朱秀媛,张均田. 4种刺激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J]药学学报, 1997,(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