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丛兰. 猪、鸡、羊可食用组织中左旋咪唑残留检测气相色谱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2] 汪纪仓. 猪可食组织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法和GC-MS/MS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许敏,赵以军,程凯. 水华和赤潮的毒素及其检测与分析[J]湖泊科学, 2001,(04) .
[2] 张维昊,徐小清.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J]分析化学, 2001,(05) .
[3] 林毅雄,刘秀芬,阎海,刘丽萍. 滇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itz)毒素及其在水体中的变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1,(05) .
[4] 盛建武,何苗,宋保栋,施汉昌,钱易. 微囊藻毒素-LR完全抗原的设计及制备[J]环境科学, 2005,(03) .
[5] 刘培启,胡文容,李力. 水源水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3,(01) .
[6] 顾岗. 太湖蓝藻暴发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上海环境科学, 1996,(12) .
[7] 林玉娣,俞顺章,徐明,杨坚波,陈艳,胡磊,沈炜. 无锡太湖水域藻类毒素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3,(09) .
[8] 徐立红,周炳升,张甬元,徐盈,原田健一. 微囊藻毒素环境行为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1997,(01) .
[9] 俞顺章,穆丽娜,刘建玲,吴亚英,朱文昌. 用藻类毒素为指标发现湖水中污染点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2002,(06) .
[10] 吴伟文,杨左军,顾浩飞,郑文丽,徐嵘.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J]分析测试学报, 2007,(04) .
[11] 徐海滨,陈艳,李芳,俞顺章,陈传炜,严卫星. 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J]卫生研究, 2003,(04) .
[12] 孟玉珍,张丁,王兴国,朱宝玉,张红茹,王宏,鲍宝珠. 郑州市水源水藻类和藻类毒素污染调查[J]卫生研究, 1999,(02) .
[13] 王亚,尹立红,浦跃朴,张立将,朱光灿. 应用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J]现代预防医学, 2006,(05) .
[14] 张维昊,方涛,徐小清. 滇池水华蓝藻中藻毒素光降解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01,(01) .
[15] 俞顺章,赵宁,资晓林,陈刚,董传辉,连民,刘颖,穆丽娜. 饮水中微囊藻毒素与我国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 2001,(02) .
[16] 徐明,杨坚波,林玉娣,胡磊,陈艳,沈炜,俞顺章.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03) .
[17] 张维昊,张光明,张锡辉,宋立荣.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比较(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杭君,张建英,陈英旭. 微囊藻毒素的物理提取方法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