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 李勇,胡敏,周兆英,郭,严晓敏,邹丽芸,巫仁智. 采用蠕动式微进给机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J]电加工, 1998,(02)
.
|
[2] | 连芩,唐一平,卢秉恒. 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J]电加工与模具, 2000,(02)
.
|
[3] | 霍孟友,张建华,艾兴. 电火花放电加工间隙状态检测方法综述[J]电加工与模具, 2003,(03)
.
|
[4] | 赵万生,李文卓,王振龙. 高精度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的研制[J]电加工与模具, 2004,(01)
.
|
[5] | 李文卓,颜国正,蔡彬,赵万生. RC脉冲电源维持电压问题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 2005,(04)
.
|
[6] | 杨大勇.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J]电加工与模具, 2010,(S1)
.
|
[7] | 刘正勋,宋小中,张元胜. 电火花细微孔加工方法的研究[J]电加工, 1994,(04)
.
|
[8] | 宋小中,刘正埙,高长水. 电致伸缩型电火花微细加工伺服系统的研究[J]电加工, 1995,(03)
.
|
[9] | 郑红,宋博岩,刘晋春.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火花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电加工, 1996,(02)
.
|
[10] | 谷树忠. 双面印制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J]电子工艺技术, 2000,(05)
.
|
[11] | 李勇明,曾孝平. 高频PCB设计中出现的干扰分析及对策[J]电子工艺技术, 2003,(01)
.
|
[12] | 雷卫宁,朱荻. 微细孔电加工技术[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01,(03)
.
|
[13] | 颜国正,赵国光,余承业. 微小型微步距进给驱动装置及其应用研究[J]航空学报, 1997,(02)
.
|
[14] | 伍俊,李明辉. 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技术研究[J]模具技术, 2000,(01)
.
|
[15] | 李勇,王显军,郭,周兆英,严晓敏,胡敏. 微细电火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8)
.
|
[16] | 李文卓,赵万生,于云霞. 新型多功能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及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 2001,(08)
.
|
[17] | 迟关心,狄士春,况火根. 电火花加工间隙平均电压检测及其电路仿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06,(07)
.
|
[18] | 楼乐明,李明辉,彭颖红.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电火花加工工艺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 2001,(04)
.
|
[19] | 张勤河,张建华,杜如虚,艾兴.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 2005,(17)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赵万生,郭永丰,耿春明. 国外电火花加工最新技术[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