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王新宇. 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D]中南大学, 2004 .
[2] 陈新玺. 多基线普通数码影像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
[3] 刘达. 快速特征点匹配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燕山大学, 2006 .
[4] 江舒. 基于角点的图像配准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
[5] 张耀. 基础矩阵计算及其在立体视差估计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 .
[6] 黄涛. 基于图像立体匹配的三维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
[7] 王小梅. 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及其在印刷品图像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 2008 .
[8] 张卓群. 3D人脸识别中的点云匹配与繁殖技术[D]吉林大学, 2009 .
[9] 唐新庄. 基于车载沿主光轴方向序列影像的视觉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
[10] 李应超. 图像场景拼接扩展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 2012 .
[11] 豁辉. 基于SIFT匹配的数字近景影像空中三角测量[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
[12] 刘有. 无人机序列影像匹配及拼接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
[13] 郭倩茜. 图像匹配与视频中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
[14] 王雪静. 摄像机固定状态下的视频稳像算法及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王慧燕. 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匹配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 2003 .
[2] 季铮. 近景目标三维重建的自动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王宇,王涌天,刘越. 基于SIFT和小波变换的图像拼接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05) .
[2] 刘毅. 基于一致性随机采样的图像特征匹配鲁棒确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3] 杨朝辉,李浩,杨林. 数码相机可量测化的研制[J]测绘工程, 2003,(02) .
[4] 闾海庆,邹峥嵘,罗发明,王静,王成亮. 近景摄影测量中旋转矩阵构成方法的研究[J]测绘科学, 2007,(03) .
[5] 谭燕,邹峥嵘. 近景摄影测量中不测定初始值的旋转矩阵构成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 2009,(05) .
[6] 靳建立,范永弘,纪松. 基于面特征的整体影像匹配方法[J]测绘通报, 2008,(09) .
[7] 全斌,刘二洋. 金字塔影像结构在影像匹配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10,(03) .
[8] 曾卓乔. 一种不测定初始值的近景摄影测量微机程序[J]测绘学报, 1990,(04) .
[9] 张立华,徐文立. 基于遗传算法的点模式匹配方法[J]电子学报, 2000,(10) .
[10] 徐彦君,杜利民,侯自强,金贵昌. 基于相位的尺度自适应立体匹配方法[J]电子学报, 1999,(07) .
[11] 王东峰,张丽飞,刘小军,邹谋炎. 基于广义特征点匹配的全自动图像配准[J]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07) .
[12] 邢帅,徐青. 多重约束下由粗到精的多源图像自适应配准算法[J]光电工程, 2007,(06) .
[13] 何仁芳,王乘,杨文兵. 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图像匹配[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3,(01) .
[14] 李俊山,韩先锋,李建军,李堃. 基于进化策略的BP神经网络匹配算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6,(S4) .
[15] 李国,巩丹超,郭海涛.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影像匹配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 2008,(01) .
[16] 郑喜,吕永桂. 基于灰度的环形块匹配算法[J]机电工程, 2010,(10) .
[17] 李玉华,崔凤云,刘晓庆. 汉诺塔问题的层次迭代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35) .
[18] 王剑,周国民. 图像三维重建中的特征点匹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02) .
[19] 朱庆,吴波,赵杰. 基于自适应三角形约束的可靠影像匹配方法[J]计算机学报, 2005,(10) .
[20] 周志强,汪渤. 一种基于鲁棒Hausdorff距离的目标匹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 20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