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李艳辉. 桑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3 .
[2] 尚小飞. 独一味环烯醚萜苷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
[3] 薛芹. 桑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活性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4] 王富伟. 桑黄胞内多糖的分离纯化、活性及理化性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尚小雅. 红绒毛羊蹄甲、五脉绿绒蒿和药用真菌桑黄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 .
[2] 杨焱. 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6 条
[1] 郑立军,沈业寿,季俊虬,李宜明. 桑黄胞内多糖的抗突变和抗氧化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6) .
[2] 吴洪新,单昌辉,阿拉木斯,陈双艳,巴特. 达乌里胡枝子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 .
[3] 涂云飞,毛志方,周卫龙,黄皓. 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测定茶抗氧化性能条件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 2008,(03) .
[4] 王崔平. 荧光法测定羟基自由基及中草药抗氧化性[J]德州学院学报, 2007,(04) .
[5] 徐向荣,王文华,李华斌. 荧光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J]分析化学, 1998,(12) .
[6] 许伟,潘丽媛,朱黎霞,王艳红. 猴头蘑硒多糖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航空航天医药, 2010,(05) .
[7] 杨宏伟,丁伟,杨永顺. 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04) .
[8] 袁萍,黄艳萍,李俊锋. 大孔吸附树脂对夏枯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中医药导报, 2009,(03) .
[9] 谢云涛,马国平,何玉凤,王荣民. BPR-硫脲催化光度法对羟基自由基的检测及清除作用[J]化学通报, 2006,(06) .
[10] 莫顺燕,杨永春,石建功. 桑黄黄酮A和B的分离与合成[J]化学学报, 2003,(07) .
[11] 张培敏,朱岩,凌艳艳.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水体颗粒物与河口沉积物中的糖[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04) .
[12] 梁爱惠,张南南,蒋治良,刘荣进. 银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羟基自由基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8,(01) .
[13] 谢莎丽,石凯,石元刚. 大豆低聚糖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9,(03) .
[14] 崔政伟 ,梅成. 微波萃取技术简介[J]农产品加工, 2003,(01) .
[15] 乌日娜,曾敏. MTT比色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
[16] 陈瑾歆. 自由基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01) .
[17] 刘建伟,杨长河. 羟基自由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 2009,(02) .
[18] 窦茜茜,凌沛学,王洪权. 桑黄子实体两种新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J]食品与药品, 2009,(07) .
[19]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郝瑞霞,冯娜. 桑黄醇提物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 2009,(02) .
[20] 邹国林,桂兴芬,钟晓凌,朱汝璠. 一种SOD的测活方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的改进[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