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宋俊乔. 水稻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李庆. 几种胡枝子的旱盐逆境生理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3] 费蓉葆. 三种地被植物抗旱性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
[4] 杜金伟. 水分胁迫对山杏抗旱生理指标及解剖构造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
[5] 吕海霞. 三种丁香属植物解剖结构与耐荫性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
[6] 唐相亭. 雪柳对碱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4 条
[1] 孙梅霞,祖朝龙,徐经年. 干旱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2) .
[2] 李吉跃. 植物耐旱性及其机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1,(03) .
[3] 彭祚登,李吉跃,沈熙环. 林木抗旱性育种的现状与策略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4) .
[4] 赵祥,董宽虎,张垚,朱慧森,杨武德. 不同居群达乌里胡枝子茎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的关系[J]草地学报, 2010,(05) .
[5] 赵玉,付江峰,程军宏. 雪柳绿篱截干复壮试验[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7,(01) .
[6] 陈雅君,冯淑华,陈桂芬. 植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 2005,(06) .
[7] 马全林,刘世增,严子柱,贺访印. 沙葱的抗旱性特征[J]草业科学, 2008,(06) .
[8] 张志飞,饶力群,向佐湘,胡晓敏,王晓杰. 高羊茅叶片表皮蜡质含量与其抗旱性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 2007,(07) .
[9] 赖声渭,曹兵. 浅谈林木抗旱性评价方法[J]防护林科技, 2002,(03) .
[10] 孟庆杰,王光全,董绍锋,张丽,龚正道. 桃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03) .
[11] 景蕊莲. 作物抗旱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02) .
[12] 李慧卿,马文元. 沙生植物抗旱性比较的主要指标及分析方法[J]干旱区研究, 1998,(04) .
[13] 周智彬,李培军. 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2,(02) .
[14] 王霞,侯平,尹林克,冯大千,潘伯荣. 水分胁迫对柽柳植物可溶性物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 1999,(02) .
[15] 郭淑晶,燕玲,王福慧,胡云.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 ordosica H.C.Fuet E.W.Ma)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3) .
[16] 李晓燕,王林和,李连国,刘艳,李巧玲,赵灵芝. 沙棘茎的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03) .
[17] 侯丕勇,罗立新,吴树明,张秀军,张艳文. 植物生态解剖学进展[J]河南科学, 1999,(S1) .
[18] 李军,卫发兴,陈风顺,李爱琴,刘永胜. 从六个核桃无性系(种)叶的形态解剖比较其抗旱性[J]河南林业科技, 1997,(03) .
[19] 张思路,马力华,全青龙,金研铭. 雪柳在园林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 2010,(05) .
[20] 王彦辉,张星耀,张守攻.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