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刘铁钢. 基于肺与胃肠相关理论探讨银莱汤对食积肺炎动物模型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
[1] | 倪晓红. 调治脾胃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4)
.
|
[2] | 胡波,郭长青,谷世喆.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解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02)
.
|
[3] | 车小燕,王瑞华,刘严庄,李新发,张国成.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T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4,(01)
.
|
[4] | 董林
,李明
,张元英.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测定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2,(01)
.
|
[5] | 陈传兵.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5,(05)
.
|
[6] | 周国忠,叶飞,倪铁钧.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7,(06)
.
|
[7] | 王珏,闵秀全,朱义杰. 肺炎患儿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观察[J]广东医学, 2005,(10)
.
|
[8] | 董晓丽. 张刚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J]光明中医, 2006,(05)
.
|
[9] | 刘茜,刘向国,武松. 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变化的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6,(01)
.
|
[10] | 李华玲,李明远. 流行性感冒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02)
.
|
[11] | 鞠少卿.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02)
.
|
[12] | 郭海,杨进,龚婕宁,赵岩松,张庆宏. 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γ-IFN的影响[J]河南中医, 2007,(05)
.
|
[13] | 曾凡若,刘先洲.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4、IL-18及IFN-γ检测及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07,(03)
.
|
[14] | 邱海波,蒋雄斌,周韶霞,郑杰,窦国祥. T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01)
.
|
[15] | 赵岩松,崔炳南,杨进,王灿晖. 胃与肺热证关系探讨[J]江苏中医药, 2006,(05)
.
|
[16] | 王云侠,曹忠铭. 胃电图研究的方法学进展[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0,(02)
.
|
[17] | 欧敏,董建华,段蕴铀. 清肺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06)
.
|
[18] | 谷晓红,于河. 银莱汤对肺胃积热证小鼠血清TNF-α和IL-2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
[19] | 于天源. 论缺盆经脉交会及其临床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04)
.
|
[20] | 张明智,王立波,张灵恩,张晓波,王晓川. Th1/Th2细胞功能变化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 200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