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白凤良. 并联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性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4 .
[2] 于俊伟.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3] 雷将华.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王冬,田光宇,陈全世.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选型策略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 2001,(02) .
[2] 姜智峰,刘泽民. 一种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确定的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 1997,(01) .
[3] 黄妙华,陈飚,陈胜金. 基于转矩分配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01) .
[4] 秦大同,舒红,胡建军,胡明辉.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能仿真及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04,(02) .
[5] 朱元,田光宇,陈全世,吴昊.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四步骤设计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 2004,(08) .
[6] 万钢. 中国“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进展综述[J]中国科技产业, 2006,(02) .
[7] 陈清泉,孙立清. 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 2005,(04) .
[8] 王耀南. 一种用于非线性控制的神经网络模糊自组织控制器(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7,(05) .
[9] 段岩波,张武高,黄震. 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J]内燃机工程, 2003,(02) .
[10] 曾小华,王庆年,王伟华,初亮. 基于ADVISOR软件的双轴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模块开发[J]汽车工程, 2003,(05) .
[11] 邹博文,吴锋,杨志家. 电喷汽油机进气管燃油动态模型及补偿的仿真[J]汽车工程, 2004,(04) .
[12] 麻友良,陈全世.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性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0,(04) .
[13] 张翔,赵韩,钱立军,张炳力.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J]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3,(04) .
[14] 黄妙华,陈飚,陈胜金. 电动汽车仿真结构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03) .
[15] 彭裕平,王仲范. HEV行驶模式特征和车辆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01) .
[16] 邓亚东,高海鸥,王仲范.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3) .
[17] 冯能莲,李克强,董珂,连小珉. 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2004,(06) .
[18] 王保华,王伟明,张建武,罗永革.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比较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2006,(02) .
[19] 房立存,秦世引.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优控制及实例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7,(01) .
[20] 闻新,宋屹,周露. 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融合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9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