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王超丽,雷孝,曹永宾,王锦,何文礼. 分子印迹技术在三嗪类除草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8,(02) .
[2] 王淼,刘萍,贾金平,胡晓芳. 新型固相微萃取头测定胶粘剂中苯及其同系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06) .
[3] 孟子晖,王清海,朱道乾,周良模. 分子烙印法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 1997,(03) .
[4] 周杰,韩红岩,何锡文,史慧明. 固相萃取法对微量药物的选择性富集和直接测定[J]分析化学, 1999,(01) .
[5] 孟子晖,周良模,王进防,王清海,朱道乾. 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手性拆分中的热力学研究[J]分析化学, 2000,(08) .
[6] 刘勤,周永新,孟子晖,王清清,胡绪英,刘荫棠.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大米中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J]分析化学, 2001,(04) .
[7] 赖家平,何锡文,郭洪声,梁宏. 分子印迹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分析化学, 2001,(07) .
[8] 颜流水,王宗花,罗国安,王义明. 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J]分析化学, 2004,(02) .
[9] 叶贵标,张微,崔昕,潘灿平,江树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多残留[J]分析化学, 2006,(09) .
[10] 胡玉玲,朱飞,李家威,李攻科. 特丁津分子印迹整体萃取棒的研制及其萃取性能[J]分析化学, 2009,(03) .
[11] 苏立强,刘学良,王俊德,商振华. 分子烙印聚合物固定相分离咖啡因和茶碱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07) .
[12] 张淑琼,杨黄浩,庄峙厦,王小如. 分子印迹SiO_2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其生化分离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06) .
[13] 盖青青,刘秋叶,李文友,何锡文,陈朗星,张玉奎. 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牛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微球[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1) .
[14] 王华芳,何运华,何锡文,李文友,陈朗星,张玉奎. 3-氨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在壳聚糖上印迹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4) .
[15] 钦曙辉,丘坤元. 新型引发转移终止剂引发烯类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及共聚合[J]高分子学报, 2002,(02) .
[16] 陈欢,王国建. 用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嵌段和接枝共聚物[J]高分子通报, 2003,(04) .
[17] 朱晓兰,杨俊,苏庆德,蔡继宝,高芸. 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特性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10) .
[18] 史瑞雪,郭成海,邹小红,邓云度,李丽琴,郑晓军,朱春野. 运用组合化学筛选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材料[J]化学传感器, 2001,(02) .
[19] 史瑞雪,郭成海,邹小红,朱春野,左言军,邓云度.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 2002,(03) .
[20] 高吉刚,陈长宝,王荣荣,周杰. 新型长侧链双羧基功能单体N-(p-乙烯基苄基)-N,N-二[2-(3-羧基丙酰氧基)乙基]胺的合成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印迹识别的应用[J]化学学报, 20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