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常小燕.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2] 张丽. 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
[3] 辛凤云. 基于AE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4] 吕俊仪. 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8 .
[5] 黄灿.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8 .
[6] 朱蕾. 基于GIS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7] 李海玲.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理想值确定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8] 周志刚.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9] 王双超. 郑州市土地价格预测研究[D]河南大学, 2010 .
[10] 李春安. 基于WebGIS的土壤作物动态信息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吉林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杨光,楼江. GIS新技术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测绘, 2002,(01) .
[2] 李含璞,马金辉,史玉龙. 基于Geodatabase模型建立测绘数据库的方法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 2006,(02) .
[3] 许树辉.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03) .
[4] 乔伟峰,孙在宏. GIS辅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01) .
[5] 宋扬,李见为,曾航,钟建. 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6) .
[6] 史丽君,张绍良,王浩宇,罗明. 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01) .
[7] 李志伟,赵鲁燕,田力,郭庆十,尹君. 基于RS技术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06,(01) .
[8] 章其祥.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测绘, 2003,(02) .
[9] 黄志勇,杜华清,黄魏,贺立源. 网络化复混肥优化配料专家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 2003,(03) .
[10] 邬群勇,王钦敏,肖桂荣. 基于组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1,(07) .
[11] 严荣华,陈军. 基于C/S结构的Office GIS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08) .
[12] 夏波,刘洪斌,武伟. 基于ArcGIS Engine的测土施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01) .
[13] 李贵荣,郭建平.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3,(02) .
[14] 师秀峰,奥民的力根,冯志强.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2) .
[15] 王斌,张硕新,雷瑞德,刘华.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土地变更调查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 2006,(10) .
[16] 陈菁,谢丽生. 基于GIS的莆田市土地信息系统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 2003,(03) .
[17] 王卉,王家耀. 浅析GIS发展的几个热点技术[J]四川测绘, 2002,(02) .
[18] 张统生,李宏军,李东林.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 2009,(01) .
[19] 王慎刚,张锐. 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20] 班茂盛,方创琳,宋吉涛. 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