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冯彩霞. 钙钛矿型铁和锰酸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 2008 .
[2] 张怡. 氧化铁纳米结构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表征[D]浙江大学, 2008 .
[3] 曹千.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书廷.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解修强,佘希林,袁芳,胡艳芳.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 2008,(08) .
[2] 巩志坚,田原宇,李文华,徐振刚. 国内铁氧化物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 2006,(07) .
[3] 皮雄,席晓丽,聂祚仁,徐祥阳,陈广磊. 喷雾干燥制备铁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 2009,(10) .
[4] 欧平,徐刚,倪利红,韩高荣. α-Fe_2O_3的水热法合成及其相形成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S2) .
[5] 余国华,赵玉琴,郭峰,王正伟. 当前化学电源工业发展热点与模式[J]电池, 1997,(05) .
[6] 吴川,吴锋,陈实,王国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池, 2000,(01) .
[7] 王玉棉,邹杰,侯新刚,包飞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_2O_4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9,(01) .
[8] 古宏晨,胡黎明,陈军,陈敏恒. 超细α-FeOOH制备过程研究 Ⅰ.制备工艺[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1992,(04) .
[9] 肖曙阳,施利毅. 纳米氧化铁黄颜料的制备和表征[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10] 徐锁平,朱广军. 超声波一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J]涂料工业, 2005,(02) .
[11] 应皆荣,高剑,姜长印,万春荣,何向明.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 2006,(02) .
[12] 钭启升,张辉,邬剑波,杨德仁. 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纳米结构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 2007,(02) .
[13] 张世超. 锂离子电池产业现状与研究开发热点[J]新材料产业,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