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龙建林. 被害人参与我国社区矫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吴宗宪. 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司法, 2004,(07)
.
|
[2] | 徐兆基. 略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社区矫正[J]闽江学院学报, 2008,(03)
.
|
[3] | 阮方民. 对改进我国缓刑制度的两点思考[J]法学, 2000,(10)
.
|
[4] | 龙宗智.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J]法学, 2001,(04)
.
|
[5] | 余茂玉. 被害人权益保障中的“动态平衡”[J]法制资讯, 2008,(09)
.
|
[6] | 丁钢全. 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
|
[7] | 杨正万. 被害人暂予监外执行的参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
|
[8] | 冯涛,李荣辰. 走出我国假释率超低之困境[J]河南社会科学, 2009,(01)
.
|
[9] | 唐芝华. 论犯罪被害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缺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0)
.
|
[10] | 宋世杰,彭海青. 试论“减刑”“假释”程序的重构[J]社会科学家, 2004,(03)
.
|
[11] | 杨正万. 论被害人的刑事执行程序参与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02)
.
|
[12] | 王顺安. 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 2004,(03)
.
|
[13] | 汪建成. 论刑事诉讼中的利益观[J]中国法学, 2000,(02)
.
|
[14] | 吴宗宪. 试论非监禁刑及其执行体制的改革[J]中国法学, 2002,(06)
.
|
[15] | 吴啟铮.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国际司法准则与跨国法律框架[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06)
.
|
[16] | 吴啟铮. 美国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启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