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 条
[1] | 郭传贵,崔晓云,刘琼霞,任效宝,杨耀玲.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3)
.
|
[2] | 李孝良,常江,汪建飞,于群英,从丽侠. 营养条件对无土栽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5)
.
|
[3] | 郭天财,姚战军,王晨阳,王书丽,罗毅. 水肥运筹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4,(10)
.
|
[4] | 李生秀,李世清. 不同水肥处理对旱地土壤速效氮、磷养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5,(01)
.
|
[5] | 薛崧,吴小平,冯彩平,张倩. 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01)
.
|
[6] | 李贵桐,李保国,陈德立. 大面积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的氨挥发[J]华北农学报, 2002,(01)
.
|
[7] | 韩金玲,李雁鸣,马春英. 锌对冬小麦叶片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3,(02)
.
|
[8] | 李玉颖. 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2,(06)
.
|
[9] | 贾振华,李华,姜子英. 施肥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Ⅱ.施氮量对产量与蛋白质同步形成的影响[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0,(Z1)
.
|
[10] | 蒋永忠,吴金桂,娄德仁,杨琼,孙丽,袁先进,梁明华,王治安. 氮素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 1998,(06)
.
|
[11] | 张民,史衍玺,杨守祥,杨越超. 控释和缓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化肥工业, 2001,(05)
.
|
[12] | 张民,杨越超,宋付朋,史衍玺. 包膜控释肥料研究与产业化开发[J]化肥工业, 2005,(02)
.
|
[13] | 朱兆良. 合理使用化肥 充分利用有机肥 发展环境友好的施肥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02)
.
|
[14] |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开花后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02,(02)
.
|
[15] | 张逸飞,钟文辉,李忠佩,蔡祖聪.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04)
.
|
[16] | 汪建飞,邢素芝. 农田土壤施用化肥的负效应及其防治对策[J]农业环境保护, 1998,(01)
.
|
[17] | 骆世明. 华南地区生态农业的模式、集约化和配套技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05)
.
|
[18] | 陈磊. 妻江农发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圆满完成[J]四川水利, 2003,(02)
.
|
[19] | 陈玮,员冬梅,李忠民. 小麦生育后期限量供水对生理指标的影响[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
|
[20] | 上官周平,刘文兆,徐宣斌,昌西. 旱作农田冬小麦水肥耦合增产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 1999,(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