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冯涛. 竹叶总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常庆涛,王书勤,王建如. 浅析苦荞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5) .
[2] 郭雪峰,岳永德.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
[3] 叶文峰,陈新,刘秀娟,孙凌峰. 树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 .
[4] 薛长晖,王佩维,姚晨之,蒋永红. 大孔树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固液界面吸附性能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 2003,(02) .
[5] 刘志敏,赵锁奇,王仁安,杨光华. 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J]分析化学, 1997,(03) .
[6] 许钢,张虹,胡剑. 竹叶中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J]分析化学, 2000,(07) .
[7] 佘戟,陈杰,莫丽儿,梁念慈. 胶束纸色谱法分离和鉴定黄酮类化合物[J]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02) .
[8] 张美莉,胡小松. 荞麦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 2004,(01) .
[9] 王立军. 荞麦及其产品开发利用现状[J]甘肃农业, 2005,(07) .
[10] 刘心平,徐文弟.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对Hela细胞Bcl-2 mRNA表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03) .
[11] 韩喻美,谢华云. 中药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6,(01) .
[12] 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孙崇鲁.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概况[J]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7,(03) .
[13] 辛力,廖小军,胡小松.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加工工艺[J]农牧产品开发, 1999,(05) .
[14] 吉云秀,葛文光. D_(101)型吸附树脂纯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2) .
[15] 张璟,欧仕益. 荞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0,(11) .
[16] 赵明和,何玲玲,李慧娟. 鞑靼荞食用药用的研究[J]粮食与油脂, 1995,(04) .
[17] 郭新华,杜林. 黄酮类药物的胶束纸色谱分离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6,(03) .
[18] 何伟,李伟. 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2) .
[19] 魏永生,王永宁,石玉平,卢挺.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20] 陈志奇. 加强“五谷之王”──苦荞麦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粮油科技, 199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