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 周和平,张立新,禹锋,李平.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 2007,(11)
.
|
[2] | 胡成成,赵双玲. 盐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8,(10)
.
|
[3] | 郭瑞,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席海洋,刘蔚.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 2008,(03)
.
|
[4] | 徐学祖,张立新,刘永智,王家澄,顾同欣. 甘肃盐渍土及土壤水分改良三环节探讨[J]冰川冻土, 1998,(02)
.
|
[5] | 逄春浩. 黄淮海冲积平原盐碱低洼地的治理模式——以禹城县北丘洼为例[J]地理研究, 1990,(01)
.
|
[6] | 张瑜芳,张蔚榛. 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份运动的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J]工程勘察, 1984,(04)
.
|
[7] | 杨诗秀,雷志栋,沈言俐,瞿继龙,买买提明,钟永刚. 叶尔羌平原绿洲盐均衡及旱排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 1999,(02)
.
|
[8] | 雷志栋,尚松浩,杨诗秀,瞿继龙,何长德,朱卫东. 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洼地旱排作用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 1998,(03)
.
|
[9] |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 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灌溉排水, 1998,(04)
.
|
[10] | 杜恩昊,张佳宝,唐立松. 一种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的应用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1,(01)
.
|
[11] | 徐力刚,杨劲松,徐南军,黄铮. 农田土壤中水盐运移理论与模型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 2004,(03)
.
|
[12] | 李朝刚,杨虎德,胡关银,王淑荣. 干旱高扬黄灌区盐碱地恢复治理[J]干旱区研究, 1999,(01)
.
|
[13] | 王春晴,李朝刚. 解非饱和流土壤溶质运移方程的数值方法[J]甘肃农业科技, 1996,(05)
.
|
[14] | 吕烨,杨培岭,管孝艳. 土壤水盐运移数学模拟的研究与进展[J]河北水利, 2006,(03)
.
|
[15] | 王水献,杨鹏年,董新光,周金龙. 内陆河流域绿洲灌区盐碱地改良分区及治理模式探究──以新疆焉耆县平原灌区为例[J]节水灌溉, 2008,(03)
.
|
[16] | 吕岁菊,李春光.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综述[J]农业科学研究, 2005,(01)
.
|
[17] | 杨光滢. 内蒙河套平原盐碱地水盐运动研究[J]林业科学, 1999,(04)
.
|
[18] | 贾玉珍,朱禧月,唐予迪,蔡养廉,林同保,罗先宝,杨兆庚,韩海江. 棉花出苗及苗期耐盐性指标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01)
.
|
[19] | 王全九,王文焰,吕殿青,汪志荣,张建丰. 膜下滴灌盐碱地水盐运移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04)
.
|
[20] | 刘建刚,罗纨,贾忠华,方树星,王南江. 从水盐平衡的角度分析控制排水在银南灌区实施的可行性[J]农业工程学报, 2005,(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