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关小满. 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机理与效率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004 .
[2] 殷亮. 人工土床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3] 唐翌. 三峡地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金炳.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
[2] 郝桂玉.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相关机理研究及实践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纪峰,潘安君,李军. 快速渗滤在小堡村污水治理中的应用[J]北京水利, 1998,(05) .
[2] 姜桂华,王文科,杨胜科. “三氮”在黄土非饱和带迁移转化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04) .
[3] 赵思平,颜京松. 废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Ⅱ—类型及一些案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0,(06) .
[4] 于秀玲,李万庆. 乳山市造纸厂废水土地处理工程技术[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02) .
[5] 况琪军,胡征宇,夏宜琤.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3) .
[6] 许秀元,陈同斌. 土壤中溶质运移模拟的理论与应用[J]地理研究, 1998,(01) .
[7] 何江涛,钟佐燊,汤鸣皋,陈鸿汉.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J]地学前缘, 2001,(01) .
[8]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 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灌溉排水, 1998,(04) .
[9] 完颜华. 适合西北地区城镇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土地处理系统[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4,(04) .
[10] 张金炳,张永华,杨小毛,付丽,钟佐燊. 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03) .
[11] 张金炳,黄培鸿,杨小毛,牟新民,潘彩萍,钟佐栻. 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J]环境工程, 2003,(06) .
[12] 郭伟,李培军.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08) .
[13] 刘翔,刘兆昌,朱琨. 氮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模型[J]环境科学, 1991,(06) .
[14] 刘凌,崔广柏,夏自强. 有机污染物土地生物处理过程动态规律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 2001,(02) .
[15] 郭劲松,王春燕,方芳,殷亮,姚若虚. 人工快渗系统在三峡库区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应性研究[J]环境科学, 2006,(11) .
[16] 张翠云,张胜,贾秀梅,叶思源. 三氮吸附性能对比实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 2001,(05) .
[17] 王艳芳. 土壤氮素转化与运移理论的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01) .
[18] 崔理华,汤连茂,朱夕珍,张祖锡,白瑛. 城市污水人工土快滤床运行方式的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 2002,(01) .
[19] 陈亚新,史海滨. 含两种土壤容量因子等温吸附模型一中国河套灌区土壤水环境溶质迁移动态模拟公报[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5,(04) .
[20]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水建高. 淹水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 199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