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宗惠. 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2] 于源源. 活血补肾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价及调控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粘连机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姚石安,姚寓晨,邵政一,凌祥,宣受英,邱洪贵. 妇友冲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1994,(05) .
[2] 梁君儿. 对慢性盆腔炎湿瘀内结证候的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 1995,(04) .
[3] 刘云翔.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J]甘肃中医, 1996,(03) .
[4] 伍俊萍. 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6,(02) .
[5] 张玉欣,王卉. 刺络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J]国医论坛, 1997,(04) .
[6] 王春梅,方鸿秋,陈新珍.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国医论坛, 2000,(05) .
[7] 韩玉华 ,许凌寒 ,肖跃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J]国医论坛, 2001,(05) .
[8] 朱秀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8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0,(01) .
[9] 陈建荣,熊涛,谢守鹏,张晓英.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J]湖北中医杂志, 2003,(06) .
[10] 张光贤,胡航辉,胡丽娜,舒大湘. 玉清抗宫炎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06) .
[11] 刘伟,郭炳新,梁生旺,张瑜. 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抗炎作用的影响[J]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8,(04) .
[12] 唐伟军 ,卢新华 ,周大现 ,谭斌 ,王俊杰. 柴胡镇痛效应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 2003,(04) .
[13] 毕焕英,靳琳,孟渝梅. 孟渝梅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03) .
[14] 李洛恩,王冬毅. 茯苓的药理及临床新用[J]基层中药杂志, 1997,(03) .
[15] 孟静涛.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106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03,(03) .
[16] 蒋洪,刘乐乐,王宏伟,丁玉华. 中药红藤化学成份及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03) .
[17] 陈雪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1999,(02) .
[18] 高崇凯,吴雁,王勇,颜杰,潘华新,曹柳英,梁瑞燕. 白芍总苷粉针剂的免疫药理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1) .
[19] 周莹,周丽. 针刺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J]四川中医, 2002,(02) .
[20] 盖德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J]四川中医, 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