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吴丹. 蛹虫草炮制汤剂体系表征及抗肿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
[1] | 李丽,窦建鹏,吴巍,刘志强,刘淑莹. 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J]分析化学, 2005,(03)
.
|
[2] | 李丽,刘春明,吴巍,越皓,刘志强,刘淑莹,田成.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和西洋参的皂苷类成分[J]分析化学, 2005,(08)
.
|
[3] | 王睿哲. 论中药化学研究在中药现代化发展中的意义及作用[J]光明中医, 2006,(03)
.
|
[4] | 陈冲. 中药现代化战略初探[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1,(01)
.
|
[5] | 杜仲叶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8,(05)
.
|
[6] | 赵晖. 杜仲叶药理作用研究(Ⅱ)——抗疲劳及愈伤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0,(04)
.
|
[7] | 王俊丽,陈丕铃,朱宝成. 杜仲氨基酸成份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2)
.
|
[8] | 王夔. 化学家怎样看中药复方研究[J]化学进展, 1999,(02)
.
|
[9] | 张礼和. 我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的一些看法[J]化学进展, 1999,(02)
.
|
[10] | 姚新生,胡柯.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J]化学进展, 1999,(02)
.
|
[11] | 王小如,孙大海,庄峙厦,陈曦. 中药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化学进展, 1999,(02)
.
|
[12] | 严瑞芳. 杜仲胶研究新进展[J]化学通报, 1991,(01)
.
|
[13] | 杜红岩. 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林研究, 2003,(02)
.
|
[14] | 肖红斌,梁鑫淼,卢佩章,陈志坚. 中药复方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 1999,(06)
.
|
[15] | 汤法银,汪德刚.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概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
[16] | 张志芳,郭静,刘晋权,程振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 2007,(01)
.
|
[17] | 张丽萍,许国,赵红杰,周力力. 杜仲叶降压成分鉴别及其含量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03)
.
|
[18] | 袁万瑞,何伟. 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 2006,(10)
.
|
[19] | 翟文俊. 杜仲叶浸提物制剂对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
|
[20] | 徐青,肖红斌,梁鑫淼.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与技术[J]世界科学技术, 2001,(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