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王绍华. 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D]海南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林居纯,曾振灵,蒋红霞.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 2005,(08)
.
|
[2] | 谢伟伟,王凭青,杨青川,刘博,李志中. 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及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
.
|
[3] | 吴海滨,朱汝财,赵德刚. TILLING技术的原理与方法述评[J]分子植物育种, 2004,(04)
.
|
[4] | 闫其涛,逯慧,毛万霞,李建粤. 植物基因分离的图位克隆技术[J]分子植物育种, 2005,(04)
.
|
[5] | 陈成斌,覃初贤,温东强,陈家裘. 提高薏苡发芽率方法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 1999,(05)
.
|
[6] | 周兆斓,朱祯,刘春明,张海涛,肖桂芳,李向辉. 水稻cDNA文库的构建及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DNA的分离[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02)
.
|
[7] | 张智俊,罗淑萍,田兴军,李亚玲,杨昌林. 茂原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
[8] | 郑敬民,刘志红,张鑫,恽时峰,黎磊石. 一个糖尿病肾病相关新基因的筛选、克隆和序列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01)
.
|
[9] | 方芳,胡英考,张飞雄. 基因陷阱[J]生命的化学, 2003,(03)
.
|
[10] | 李敏,李焕秀,李靖.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 2004,(S1)
.
|
[11] | 李捷,印莉萍,刘维仲. 示差扣除杂交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 1999,(03)
.
|
[12] | 高泽发,陈绪清,杨凤萍,梁荣奇,张立全,张晓东.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方法及进展[J]生物学杂志, 2005,(06)
.
|
[13] | 邓洪新,余懋群. 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和方法[J]西南农业学报, 2001,(03)
.
|
[14] | 刘春明,于占洋,朱祯,周兆斓,肖桂芳,李向辉. 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遗传学报, 1995,(04)
.
|
[15] | 陈清硕,刘金山. 莫把薏苡当旱作[J]应用科技, 1999,(05)
.
|
[16] | 陈菊祥,卢亦成,胡国汉,孙克华,骆纯,赵炜,吴海,谢毅. 人LNX新基因克隆及组织分布和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J]中华医学杂志, 2005,(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