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程远芳. 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4 .
[2] 徐宗海. 达乌里胡枝子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 条
[1] 何朝勇,王立为.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综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4) .
[2] 张荣庆,韩正康,陈杰,张崇理. 大豆黄酮对母猪免疫功能和血清及初乳中GH、PRL、SS水平的影响[J]动物学报, 1995,(02) .
[3] 郁利平,赵清池,刘及,江曼涛. 大豆皂甙的抑瘤效应[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2,(04) .
[4] 王银萍,吴家祥,张凤兰,王心蕊. 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血SOD和LPO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3,(02) .
[5] 张振红,黄仁录,马可为,郭云霞,陈辉,潘栋. 大豆低聚糖对肉鸡肠道菌群和粪便中氨气含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2) .
[6] 杨佳栋,李建国,李英,曹玉凤,刘荣昌. 复合蛋白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3) .
[7] 卢成,曾昭海,张涛,戚志强,胡跃高.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05,(09) .
[8] 玉兰,郝永清. 苜蓿生物活性多糖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浅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9,(07) .
[9] 王国杰,韩正康. 红三叶草总异黄酮对小公鸡生长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 1994,(03) .
[10] 周玉传,赵茹茜,卢立志,陶争荣,朱炳先,陈伟华,陈杰. 大豆黄酮对产蛋初期和后期绍兴鸭产蛋性能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02,(02) .
[11] 王胜林,林映才,郑黎,蒋宗勇,汤芹,丁发源,蒋守群,杨晓建,余德谦. 抗热应激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02,(04) .
[12] 谷利伟,谷文英,过世东. 新型生长调节剂——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J]饲料工业, 2000,(12) .
[13] 朱建平,戴林坤,伯绍军,宋文华,孙建海. 大豆黄酮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2,(01) .
[14] 王丽荣,张海棠,刘保国,董永军,王承民,王艳荣,石敏,张咏丽. 甘草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4,(08) .
[15] 王明伟,王子荣,杨开伦. 几种添加物对猪乳成分、仔猪生长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5,(09) .
[16] 江振莹,玉兰. 水溶性苜蓿多糖对肉仔鸡营养免疫作用的研究[J]饲料工业, 2005,(21) .
[17] 陈够芬,詹勇. 三萜皂甙的免疫生物学和抗病毒机理研究[J]饲料工业, 2006,(14) .
[18] 王国杰,韩正康,陈杰,陈伟华. 大豆黄酮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4,(03) .
[19] 白润江,任娅,于红娟. 三种中药多糖元素含量测定及与免疫关系研究结果[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7,(04) .
[20] 佟建明,萨仁娜,单之玮,朱锡明,张琪. 苜草素对肉仔鸡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 2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