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2 条
[1] | 崔光来,全书进,吴朝东. 焉耆盆地侏罗系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
[2] | 卢新卫,雒昆利,王丽珍,王五一. 陕西渭北聚煤区原煤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02)
.
|
[3] | 赵志根,唐修义,李宝芳.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沉积学报, 2000,(03)
.
|
[4] | 洪全. 重庆某发电厂煤中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 2003,(05)
.
|
[5] | 王运泉,莫洁云,任德贻. 梅田矿区岩浆热变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J]地球化学, 1999,(03)
.
|
[6] | 丁振华,郑宝山,R.B.Finkelman,H.E.Belkin,陈朝刚,周代兴,周运书. 黔西南高砷煤的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球化学, 2000,(05)
.
|
[7] | 刘桂建,杨萍玥,彭子成,王桂梁. 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分析[J]地球化学, 2003,(03)
.
|
[8] | 黎彤. 中国陆壳及其沉积层和上陆壳的化学元素丰度[J]地球化学, 1994,(02)
.
|
[9] | 鄢明才,迟清华,顾铁新,王春书. 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J]地球化学, 1996,(05)
.
|
[10] | 黄文辉,杨起,彭苏萍,唐修义,赵志根. 淮南二叠纪煤及其燃烧产物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 2001,(05)
.
|
[11] | 丁振华,郑宝山,Finkelmam RB,胡天斗,周运书. 典型高砷煤样品的连续浸取实验研究——兼论黔西南高砷煤中砷的赋存状态[J]地球科学, 2003,(02)
.
|
[12] | 刘桂建,张浩原,郑刘根,高连芬,王芳,彭子成. 济宁煤田煤中氯的分布、赋存及富集因素研究[J]地球科学, 2004,(01)
.
|
[13] | 庄新国,曾荣树,徐文东.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9号煤层中的微量元素[J]地球科学, 1998,(06)
.
|
[14] | 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 华北若干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J]地球学报, 2003,(03)
.
|
[15] | 刘桂建,彭子成,王桂梁,杨萍月,Chou Cheng lin.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2,(01)
.
|
[16] | 赵峰华,任德贻,彭苏萍,王运泉,张军营,丁振华,丛志远. 煤中砷的赋存状态[J]地球科学进展, 2003,(02)
.
|
[17] | 徐立荣,雒昆利,王五一,冯福建,谭见安.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4,(01)
.
|
[18] | 黄文辉,杨起,汤达祯,唐修义,赵志根. 潘集煤矿二叠纪主采煤层中微量元素亲和性研究[J]地学前缘, 2000,(S2)
.
|
[19] | 刘桂建,杨萍月. 济宁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 1999,(04)
.
|
[20] | 庄新国,杨生科,曾荣树,徐文东. 中国几个主要煤产地煤中微量元素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 1999,(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