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谢佳贵. 黑土区春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 夏静,罗守进. 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的提取方法[J]茶叶科学, 1997,(02)
.
|
[2] |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3,(03)
.
|
[3] | 王洪刚,姜丽君,张德水,孔令让,李斯深. 小麦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5,(04)
.
|
[4] | 童依平,李继云,李振声. 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Ⅰ.吸收和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1999,(02)
.
|
[5] | W.P.Pickielek,R.H.Fox,蒋雪林. 利用叶绿素测定仪预测玉米施氮量[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2)
.
|
[6] | 严小龙.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进展与期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
.
|
[7] | 张瑞珍,张恩和,孙长占.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2)
.
|
[8] | 邹春琴,张福锁,毛达如. 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5)
.
|
[9] | 刘建安,米国华,张福锁. 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03)
.
|
[10] | 张福锁,米国华,刘建安. 玉米氮效率遗传改良及其应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02)
.
|
[11] | 丰明乾,孙俊荣,郭蔼光. 小麦灌浆期旗叶蛋白质运转与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关系[J]陕西农业科学, 1999,(02)
.
|
[12] | 王艳,米国华,陈范骏,张福锁. 玉米氮素吸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的相关性[J]生态学报, 2003,(02)
.
|
[13] | 沈其荣,汤利,徐阳春. 植物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概况[J]土壤学报, 2003,(03)
.
|
[14] | 司友斌,王慎强,陈怀满.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J]土壤, 2000,(04)
.
|
[15] | 周联东,员海燕,李得孝,雷国才. 玉米氮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 2003,(01)
.
|
[16] | 朱德群,朱遐龄,王雁,祁葆滋. 与冬小麦籽粒蛋白质有关的几项生理参数[J]作物学报, 1991,(02)
.
|
[17] | 李永孝,崔如,丁发武,李佩珽,王法宏,赵经荣. 夏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与水肥的关系[J]作物学报, 1992,(06)
.
|
[18] | 董钻,谢甫绨. 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96,(01)
.
|
[19] | 潘庆民,于振文,王月福,田奇卓. 公顷产9000kg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99,(05)
.
|
[20] | 王朝辉,田霄鸿,李生秀. 冬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氮素的氨挥发损失[J]作物学报, 200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