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程帅. ‘川花梨’农艺性状调查与营养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2] 郭传翔. 安徽省地方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2 条
[1] 王春强,李连春,高俊满,赵凯民,张昌玲,王克. 梨黑星病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总结[J]北方果树, 1988,(04) .
[2] 方成泉,陈欣业,米文广,蒲富慎. 梨果实若干性状遗传研究[J]北方果树, 1990,(04) .
[3] 宋钟伍. 东宁五号大梨的生育表现[J]北方果树, 1999,(01) .
[4] 闫忠业.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J]北方果树, 2003,(04) .
[5] 汪景彦,李莹. 我国梨产销现状[J]北方果树, 1997,(04) .
[6] 郭长城,李淑贤,赵延华,程昱敏. 梨抗寒新品种——金香水[J]北方果树, 1997,(04) .
[7] 陈长兰,贾敬贤,龚欣. 梨属植物抗寒性鉴定初报[J]北方园艺, 1991,(01) .
[8] 李晓玲,由继红,杨文杰. 光对“苹博一号”梨试管苗生长影响[J]北方园艺, 2001,(01) .
[9] 刘延杰. 梨抗寒品种的选育与展望[J]北方园艺, 2003,(03) .
[10] 李秀根,阎志红,杨健. 南方适栽优良早熟梨新品种——中梨1号[J]中国南方果树, 1999,(05) .
[11] 谭绍奎,熊伟,黄阳明. 南方梨早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 2000,(05) .
[12] 徐文荣,王建军,金爱菊,吴荣贵. 早熟优质梨翠冠、清香、脆绿和西子绿引种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 2001,(03) .
[13] 张绍铃. 日本的梨生产管理规范化技术与借鉴[J]中国南方果树, 2002,(03) .
[14] 李学林,杨红均,李露,张素芳,张文炳. 云南梨属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评价[J]中国南方果树, 2002,(03) .
[15] 魏闻东,郭俊英. 优质极早熟梨新品种七月酥育种研究报告[J]中国南方果树, 2002,(04) .
[16] 王伟东,王文辉,杨振锋,曹玉芬,李莹,巩文红. 世界梨产业形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梨发展对策[J]中国南方果树, 2003,(01) .
[17] 马永林. 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1988,(05) .
[18] 杨槐俊.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果树科学, 1985,(03) .
[19] 章文才. 果树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种[J]果树科学, 1986,(02) .
[20] 王宇霖,魏闻东,李秀根.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J]果树科学, 1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