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彭邵锋. 不同产量的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2] 杨杨. 油茶优良杂交子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3] 吴芳芳. 苹果采后炭疽病的病理生理学及病害控制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2 .
[4] 杨光道.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机制及RAPD分析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2 .
[5] 赵罕. 木本油料树种省沽油、翅果油变异及优树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
[6] 陈振文. 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和质量状况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国武. 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 2007 .
[2] 杨光道. 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9 .
[3] 张鑫. 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江昌俊,余有本.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4) .
[2] 沈永波,付东强. 用钙处理可减轻苹果采后腐烂[J]北方果树, 1995,(04) .
[3] 于泽源,徐雅琴,张英臣. 色价法鉴定苹果抗寒力[J]北方园艺, 1999,(06) .
[4] 黄振喜. 苹果缺钙引起贮藏病害及补救[J]北方园艺, 1997,(05) .
[5] 高旭晖. 论茶树抗病性的生化基础[J]茶叶通讯, 1998,(01) .
[6] 张夏萍,吴少华,张大生. 花色素与果实着色[J]福建果树, 2002,(02) .
[7] 谢卿楣,陈祥平. 麻竹枯萎病的研究——Ⅱ.麻竹枯萎病的抗性生理生化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8,(02) .
[8] 郭文硕,黄宗安. 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01) .
[9] 鞠志国. 花青苷合成与苹果果皮着色[J]果树科学, 1991,(03) .
[10] 杨朝选,高梅秀,杨克文. 采后钙处理对苹果品质和钾离子外渗的影响[J]果树科学, 1991,(04) .
[11] 赵宗方,谢嘉宝,吴桂法,王成良. 富士苹果果皮花青素发育的相关因素分析[J]果树科学, 1992,(03) .
[12] 陆国权,谢勤建. 紫李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果树科学, 1997,(03) .
[13] 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 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J]果树科学, 1999,(02) .
[14] 胡桂兵,陈大成,李平,欧阳若,高飞飞,王卫华. 荔枝果皮色素、酚类物质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J]果树科学, 2000,(01) .
[15] 许勇,王永健,葛秀春,宋凤鸣,郑重. 枯萎病菌诱导的结构抗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与西瓜枯萎病抗性的关系[J]果树科学, 2000,(02) .
[16] 孙庆杰,张运涛. 番茄红素前列腺癌及其它癌症[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998,(03) .
[17] 张林平,齐国辉,郭强.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J]河北果树, 2003,(01) .
[18] 石振亚,樊慕贞,张留顺. 提高黄瓜植株含糖量预防黄瓜霜霉病[J]河北农学报, 1981,(04) .
[19] 温素卿. 苹果贮藏期侵染性病害的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 1998,(05) .
[20] 宋长铣. 花色素类色素的分析方法[J]化工时刊, 199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