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张光明,王翠花. 大白菜抗软腐病接种鉴定方法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95,(05) .
[2] 陈福如,李开本,翁启勇,陈庆河. B菌株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初报[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7,(03) .
[3] 张学君,李润双,凌宏通,吴蔼民,王金生,张斌,丘玉秀,宋连玖,王玉龙. 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抗性及其与成株期抗性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 1995,(03) .
[4] 张辉,崔玉华. 君子兰软腐病及其防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 1996,(03) .
[5] 王金生,王克,方中达. 不同土样中软腐欧氏杆菌的种类和存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02) .
[6] 王金生,张学君,方中达. 马铃薯品种对细菌软腐病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Ⅰ.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与软腐病抗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01) .
[7] 王金生,张学君,方中达. 几种软腐欧氏杆菌对马铃薯致病性及块茎感病性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S1) .
[8] 张学君,王金生,方中达,洪霞,郑景明. 我国马铃薯品种(系)对软腐病的抗性鉴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01) .
[9] 任国兰,喻璋,姚新爱,刘本彩,王耀东,邢彩霞,罗春娥. 郁金香软腐病病原细菌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04) .
[10] 刘爱勤,张翠玲. 9种杀菌剂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热带农业科学, 1998,(04) .
[11] 刘爱勤,黄根深,张翠玲.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发生规律研究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 2000,(03) .
[12] 孔庆科,丁爱云,刘招舰,殷复伟. 茄子感染黄萎病菌前后酶活性的动态反应和同工酶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
[13] 龙书生,李亚玲,李多川,王兴林,马秉元. 陕西省玉米茎节腐烂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8,(01) .
[14] 张洪才.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及防治[J]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5,(03) .
[15] 李红叶,黎军英,曹若彬. 脱乙酰壳多糖对桃软腐、褐腐病菌的抑制和采后软腐病的防治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 1997,(02) .
[16] 董汉松,王金生,方中达. 大白菜品种对细菌性软腐病抗病性检测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 1987,(04) .
[17] 裘維蕃,狄原渤,阮繼生. 白菜軟腐細菌(Erwinia aroideae)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存活时期[J]植物病理学报, 1958,(01) .
[18] 徐颖,宋从凤,王金生.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亚种游动性突变体的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 2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