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 甘烦远,郑光植. 红豆杉的细胞工程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4,(04)
.
|
[2] | Strierle A,丁万隆. 由短叶红豆杉的内寄生真菌生产紫杉醇和紫杉烷[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5,(01)
.
|
[3] | 邱德有,黄美娟,方晓华,朱澂,朱至清. 一种云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J]真菌学报, 1994,(04)
.
|
[4] | 李家儒,曹孟德,刘曼西,陈辉蓉,吴振斌,王君健. 前体物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英文)[J]植物研究, 1999,(03)
.
|
[5] | 李伯林,赵群华,卢山,曹日强. 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其紫杉醇形成的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3)
.
|
[6] | 陈永勤,朱蔚华,吴蕴祺,胡秋. 几种真菌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产生紫杉醇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 1999,(04)
.
|
[7] | 张志强,苏志国. 正相和反相柱层析组合分离纯化紫杉醇[J]生物工程学报, 2000,(01)
.
|
[8] | 李家儒,刘曼西,曹孟德,王君健,田廷亮. 桔青霉中紫杉醇诱导子对红豆杉细胞代谢的影响[J]生物技术, 1997,(04)
.
|
[9] | 荆迎军,刘曼西,柯铁,梅兴国. 红豆杉细胞与赤霉菌交互诱导对红豆杉细胞紫杉醇含量的影响[J]生物技术, 1998,(04)
.
|
[10] | 余龙江,李为,梅兴国,董冰卉. 前体促进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J]生物技术, 1999,(01)
.
|
[11] | 林岚,鲁明波,洪琦,余斐. 植酸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影响作用的研究[J]生物技术, 1999,(06)
.
|
[12] | 杨永华,萧凤迥,刘艮舟. 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组织培养[J]生物技术, 1995,(01)
.
|
[13] | 李家儒,唐晓红,黄鲲,王君健. 红豆杉单细胞克隆的建立[J]生物技术, 1996,(03)
.
|
[14] | 王建锋,吕华鹰,苏文金. 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 2000,(01)
.
|
[15] | 陈未名. 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J]药学学报, 1990,(03)
.
|
[16] | 饶畅,刘欣,张佩玲,陈未名,方起程.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紫杉烷类二萜及二萜生物碱的制备分离[J]药学学报, 1991,(07)
.
|
[17] | 高山林. 两种红豆杉属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4,(06)
.
|
[18] | 方唯硕. 紫杉醇的化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1994,(05)
.
|
[19] | 吴兆亮,元英进,刘家新,宣红玉,胡宗定,孙安慈,胡昌序. 南方红豆杉细胞双液相培养中强化紫杉醇生产的研究[J]植物学报, 1999,(10)
.
|
[20] | 尹作鸿,朱蔚华,陆俭. 雷公藤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初步培养[J]中药材, 1991,(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