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纪坤. 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耿乃光,于萍,邓明德,崔承禹,罗灼礼. 热红外震兆成因的模拟实验研究[J]地震, 1998,(01) .
[2] 李力刚,黄培华,傅容珊,黄建华,徐耀民. 断层粘滑摩擦增温的理论分析及其对TL,ESR测龄的意义[J]地震地质, 1999,(04) .
[3] 耿乃光,崔承禹,邓明德. 岩石破裂实验中的遥感观测与遥感岩石力学的开端[J]地震学报, 1992,(S1) .
[4] 杨嘉陵,黎在良. 静态受载裂纹尖端附近的温度场[J]固体力学学报, 1988,(03) .
[5] 耿乃光,邓明德,崔承禹,支毅乔,樊正芳,籍全权. 遥感技术用于固体力学实验研究的新成果[J]力学进展, 1997,(02) .
[6] 李肇飞. 裂纹尖端大范围屈服时的能量耗散率研究[J]力学与实践, 1996,(01) .
[7] 刘家浚,张贤华,朱宝亮. 摩擦温度对Ni-P基复合刷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 1992,(01) .
[8] 刘永平,程文楷. 矿用红外测温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 1996,(07) .
[9] 陈健民. 地应力与岩体红外辐射现象理论初探[J]煤炭学报, 1995,(03) .
[10] 张俊彦,张淳源. 裂纹扩展条件及其温度场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6,(01) .
[11] 支毅乔,崔承禹,张晋开,邓明德,耿乃光. 红外热象仪在岩石力学遥感基础实验中的应用[J]环境遥感, 1996,(03) .
[12] 邓明德,樊正芳,耿乃光,崔承禹,籍全权. 混凝土的微波辐射和红外辐射随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06) .
[13] 汪懋骅. 快传播裂缝尖周围的温度场[J]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4,(06) .
[14] 吴立新,王金庄. 煤岩受压屈服的热红外辐射温度前兆研究[J]中国矿业, 1997,(06) .
[15] 邓明德,耿乃光,崔承禹,支毅乔,樊正芳,籍全权. 岩石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岩石热状态改变的研究[J]中国地震, 1997,(02) .
[16] 邓明德,房宗绯,刘晓红,耿乃光,崔承禹,支毅乔,张晋开. 水在岩石红外辐射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地震, 1997,(03) .
[17] 王来贵,黄润秋,张倬元,王士天. 滑坡灾害发生的动力学模型[J]自然科学进展, 199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