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 条
[1] | 丁锐,李利华. 利用脂酶鉴定柴胡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
[2] | 付杨,陈凤清,孙冬雪,苏全平,王丽. 大叶柴胡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其RAPD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
[3] | 舒璞,袁昌齐,佘孟兰,刘一真,相秉仁,安登魁. 中国柴胡属药用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Ⅰ)[J]西北植物学报, 1998,(02)
.
|
[4] | 蒙祖庆,刘立军,彭定祥.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分子植物育种, 2009,(02)
.
|
[5] | 鲍露,徐昌杰,江文彬,陈履荣,陈昆松. 葡萄AFLP技术体系建立及其在超藤与藤稔葡萄品种鉴别中的应用[J]果树学报, 2005,(04)
.
|
[6] | 王建设,宋曙辉,唐晓伟,陈贵林. 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与分子标记[J]华北农学报, 2005,(01)
.
|
[7] | 刘艳菊,陈家春,李吉莹,赵刚. 海风藤、山蒟的RAPD鉴别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 2009,(02)
.
|
[8] | 郑传进,赵树进,赵振华,呙军. 基于rDNA ITS序列的何首乌PCR-RFLP分子鉴别[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
[9] | 许梦云,吴沿友,赵玉国,杨晓勇.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ISSR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09,(07)
.
|
[10] | 高现朝,卢小蕾,陈随清. SCAR-PCR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06)
.
|
[11] | 黄必胜,熊梦晓,杨旻,胡继鹰. 保康柴胡5S-rDNA间隔序列分析及道地性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7,(04)
.
|
[12] | 宋锡全,夏光敏,周爱芬,鲍雪珍,陈惠民. 葡萄与柴胡科间体细胞杂交再生杂种植株[J]科学通报, 1999,(17)
.
|
[13] | 郭济贤,潘胜利,李颖,洪筱坤,王智华. 中国柴胡属19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0,(04)
.
|
[14] | 常青,周开亚. 分子进化研究中系统发生树的重建[J]生物多样性, 1998,(01)
.
|
[15] | 赵淑清,武维华. DNA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J]生物技术通报, 2000,(06)
.
|
[16] | 邓务国. 物种遗传多态性研究方法的发展[J]生物学通报, 1994,(01)
.
|
[17] | 李芳,李建北,张东明. 柴胡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4,(02)
.
|
[18] | 李隆云,肖小河,秦松云,苏中武.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分化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9,(02)
.
|
[19] | 梁之桃,秦民坚,王峥涛,余国奠. 柴胡属植物皂苷成分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06)
.
|
[20] | 王鸣刚,葛运生,陈亮,杨必键,王小如. 甘草亲缘关系的RAPD鉴定[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