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赵文飞. 银杏雄株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2] 郭彦彦. 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3] 花喆斌. 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4] 万卉敏. 蜡梅品种分类的花粉形态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利. 银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
[1] 胡蕙露,杨景华,陈慧,王建林. 若干科观赏植物花粉形态电镜观察与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
[2] 方从兵. 我国果树孢粉学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 .
[3] 傅玉兰. 寒菊新品种花粉形态特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2) .
[4] 刘家熙,张宪春,孙晓红,姜怡. 中国卷柏科植物孢粉学新资料[J]电子显微学报, 2001,(04) .
[5] 闭志强,蔡炳华,梁世春. 几种扫描电子显微镜植物样品的制备技术[J]电子显微学报, 2002,(02) .
[6] 濮祖茂. 扫描电镜花粉制备方法[J]电子显微学报, 1994,(03) .
[7] 干蜀毅. 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和发展[J]分析仪器, 2000,(01) .
[8] 杨槐俊.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果树科学, 1985,(03) .
[9] 陈学森,郭延奎,罗新书. 扫描电镜不同制样方法对几种落叶果树花粉形态的影响[J]果树科学, 1992,(04) .
[10] 刘三军,孔庆山,顾红. 我国葡萄属植物孢粉学分类研究[J]果树科学, 1997,(02) .
[11] 王春朝,茅永强.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孢粉学研究中的应用[J]古生物学报, 2006,(03) .
[12] 王亚敏,汪洪捷,张卓勇. 松花粉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11) .
[13] 王玉柱,潘季淑,孟新法. 杏种质孢粉学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8,(04) .
[14] 何业华. 银杏雌雄植株早期鉴定研究初报[J]经济林研究, 1985,(02) .
[15] 周宏根,陈鹏,丁奎,祁稳红. 银杏雄花性状的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 2002,(01) .
[16] 赵永艳,曹福亮,褚生华,李群,朱卫红,薛同生,谢真林. 银杏花粉特性的初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 1997,(03) .
[17] 张玉刚,郭绍霞. 葡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5,(01) .
[18] 樊喜斌. 我国银杏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 1998,(02) .
[19] 王峰,陈颖,曹福亮,张洪娟. 银杏花粉制品的开发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 2005,(04) .
[20] 郝明灼,曹福亮,张往祥,汪贵斌. 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J]林业科技开发, 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