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刘文真. 农杆菌介导的草坪草遗传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2] 杜雪玲. 多年生黑麦草和结缕草再生体系及以农杆菌为介导的抗草甘瞵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4 .
[3] 姜素云. 农杆菌介导的黑麦草丛生芽芽尖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再生[D]山东大学, 2005 .
[4] 王钰. 农杆菌介导玉米自交系受体材料筛选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姚方印,朱常香,刘理梅,周占云,李广贤. 提高水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再生率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
[2] 郭振飞,卢少云. 基因工程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J]草地学报, 2002,(03) .
[3] 张万军,王涛. 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J]草地学报, 2003,(03) .
[4] 张振霞,储成才,席嘉宾,陈平. 多年生黑麦草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J]草地学报, 2004,(04) .
[5] 杜雪玲,张振霞,刘萍,杨中艺,符义坤. 2,4-D和6-BA对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 2005,(03) .
[6] 陈季琴,韩烈保. 多年生黑麦草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 2004,(05) .
[7] 易自力,陈智勇,蒋建雄,苏晶,储成才. 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转化植株的获得[J]草业学报, 2006,(04) .
[8] 孙吉雄. 冷地型足球场草坪混播组合多年生黑麦草最佳含量的研究[J]草业学报, 1995,(04) .
[9] 肖莉杰,苍晶,徐仲,侯艳华. 黑龙江省骨干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
[10] 朱根发,余毓君.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02) .
[11] 柴明良. 草坪草转基因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 2002,(01) .
[12] 刘文真,玄松南,陈惠哲,朱睦元,孙宗修. 几种作用因子对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4,(01) .
[13] 钱骅,刘友良. 大麦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与盐分区域化分配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
[14] 李小园,曾日中,校现周. 植物焦磷酸酶(PPase)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 2004,(S2) .
[15] 马生健,曾富华,刘菊华,卢向阳. 草坪草育种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01) .
[16] 钱海丰,薛庆中. 激素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J]中国草地, 2002,(01) .
[17] 齐春辉,韩烈保. 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 2002,(06) .
[18] 陈季琴,韩烈保. 正交设计在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草地, 2004,(06) .
[19] 蔡能,易自力,陈智勇,刘清波,蒋建雄. 多年生黑麦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中国草地学报, 2007,(04) .
[20] 陈文品,杜丑新,刘天育,吴琴生,刘大钧. 黑麦草幼穗培养直接成苗和微繁殖[J]中国草地, 199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