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0 条
[1] | 纪军,钟冠昌,李俊明,王彦梅,安调过. 我国优质麦生产现状及品质育种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6)
.
|
[2] | 马传喜,徐风,程国旺.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作为面包小麦品种烘烤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
|
[3] | 李宗智. 小麦制面包性状的遗传(文章综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1,(02)
.
|
[4] | 李宗智.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遗传[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2,(Z1)
.
|
[5] | 张彩英,李宗智. 冬小麦若干加工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9,(03)
.
|
[6] | 王增裕,罗耀武. 禾谷类作物遗传操作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1,(02)
.
|
[7] | 金正勋,赵西华,闫文义,孙艳丽,李卓夫,李桂芳.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配合力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
|
[8] | 张彩英,常文锁,孙惠贤.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品质性状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5)
.
|
[9] | 曹莉,王辉,李学军,孙道杰,闵东红,冯毅.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02)
.
|
[10] | 马小乐,师桂英,慕平,方永丰,尚勋武,路建龙,袁俊秀. 甘肃省57个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
.
|
[11] | 范濂,赵彬. 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效果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0,(04)
.
|
[12] | 董洪平,孙耀中,王健,卢少源,李宗智. 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遗传模型[J]华北农学报, 1993,(S1)
.
|
[13] | 毛沛,李宗智,卢少源.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包烘烤品质的效应分析[J]华北农学报, 1995,(S1)
.
|
[14] | 齐志广,杨立霞,杨倩,沈银柱. 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4,(01)
.
|
[15] | 李兴普. 不同矮秆基因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J]华北农学报, 1995,(01)
.
|
[16] | 闫旭东,卢少源,李宗智. 普通小麦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1995,(04)
.
|
[17] | 薛延丰,赵会杰. 硫肥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4,(12)
.
|
[18] | 何建永. 谈谈影响小麦品质的五大因素[J]农业科技通讯, 2002,(12)
.
|
[19] | 傅宾孝,罗明江. 小麦面筋蛋白质的分类、命名和组分[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1988,(03)
.
|
[20] | 周赓坚,蔡秋芳.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