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涂俐兰. 基于快速沃尔什变换的生物序列相似性比对[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2] 贾雪. 基于EMD-ESN的智能预测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贺平安. DNA序列及蛋白质序列的分析与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修春波,刘向东,张宇河. 相空间重构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3,(02) .
[2] 郑兆苾,张军,汪秉宏. 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的几种方法[J]地震, 1994,(04) .
[3] 林卫强,黄元石. Logistic混沌序列的随机性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
[4] 张雨,任成龙. 确定重构相空间维数的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5,(06) .
[5] 胡文立,王玫. Logistic数字混沌序列的性能分析[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01) .
[6] 郝柏林. 生物信息学[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04) .
[7] 许晓风,汪四水. 遗传密码子使用频率的统计程序及其实际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 1998,(02) .
[8] 陈国华,盛昭瀚. 基于Lyapunov指数的混沌时间序列识别[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3,(04) .
[9] 钟东,赵贵军,张振书,林蒋海,秦棠妮,徐安龙. 76种细菌DNA双链碱基使用频率的比较及其意义[J]遗传学报, 2003,(02) .
[10] 向小东,郭耀煌. 混沌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的计算[J]预测, 2001,(05) .
[11] 李国辉,徐得名,周世平. 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的计算[J]应用科学学报, 2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