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易展. 不同灸治时间隔姜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朱红莲. REM睡眠剥夺与恢复对大鼠脑nNOS及其mRNA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 2004 .
[3] 周鹏. 激光穴位照射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和IL-1β的影响[D]暨南大学, 2007 .
[4] 赵正卿. 热应激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 2007 .
[5] 靖芳. 不同灸治时间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6] 白桦. 基于古代文献的艾灸灸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马伯艳. 温胆汤促眠作用及其治疗失眠症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 .
[2] 师冉. “胃不和则卧不安”在失眠症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
[3] 邱振刚. 调和营卫恢复“昼精—夜瞑”与干预睡眠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张志真. 对少阴病证心肾不交的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 1993,(03) .
[2] 刘长云,王海明,陈坚,季红光,周建光. 大鼠睡眠剥夺后行为及下丘脑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03) .
[3] 王升旭,李求实.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10) .
[4] 潘集阳.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J]广东医学, 2007,(01) .
[5] 刘文伟. 从脾胃入手治疗不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6,(02) .
[6] 张丽芬 ,钱菁华. 你累吗:睡眠不足危害护士的健康,同时危害病人[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03) .
[7] 李国君. 中枢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9,(02) .
[8] 景洪江. 氨基酸与神经递质和心理行为的关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9,(03) .
[9] 李求实,王升旭. REM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2,(03) .
[10] 刘长云,季红光,周建光,钱平平,沈慧,阮芳铭. 大鼠睡眠剥夺后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3,(03) .
[11] 李世金. 中医对失眠从肝论治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 2003,(18) .
[12] 李然,彭小忠,曹济民. 哺乳动物日节律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07) .
[13] 王贤辉,张远强. 气性递质与神经内分泌调节[J]解剖科学进展, 2000,(04) .
[14] 余福林,单红英,董新文. 大鼠部分脑区内一氧化氮合酶与经典神经递质的共存[J]解剖学报, 1996,(02) .
[15] 张燕,沈扬,樊东升,杨志杰,刘金生,赵淑清. 综合性医院神经科门诊患者失眠情况的调查[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03) .
[16] 承欧梅,胡常林,董为伟.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9,(02) .
[17] 刘彬,臧佩林. 保神开郁冲剂影响失眠鼠中枢递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0,(02) .
[18] 邓培德,邓雪梅. 失眠诊治七则[J]内蒙古中医药, 2003,(04) .
[19] 李志禄,康俊秀. 失眠从肝论治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 1998,(04) .
[20] 李晓辉,王雨波. 丹栀逍遥散加味方治疗失眠12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