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刘晓光,谢和,屈直. 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微生物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 2007,(02)
.
|
[2] | 孙旭峰,林健雄. 色谱柱在白酒微量成分测定中的研究应用[J]广东化工, 2007,(07)
.
|
[3] | 靳争京. 贵州省白酒中糠醛含量初探[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02)
.
|
[4] | 刘保健,黄宁选,李文清. 糠醛和呋喃的生产、合成进展[J]化工时刊, 2007,(02)
.
|
[5] | 徐成勇,郭波,周莲,金佩璋,沈怡方,诸葛健. 白酒香味成分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 2002,(03)
.
|
[6] | 季克良,郭坤亮. 剖读茅台酒的微量成分[J]酿酒科技, 2006,(10)
.
|
[7] | 范文来,张艳红,徐岩. 应用HS-SPME和GC-MS分析白酒大曲中微量挥发性成分[J]酿酒科技, 2007,(12)
.
|
[8] | 周恒刚.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堆积[J]酿酒科技, 1999,(01)
.
|
[9] | 崔利,彭追远,杨大金. 酱香型酒的主香成份是什么?——对酱香型酒主香成份的几种主要说法的浅见[J]酿酒, 1990,(01)
.
|
[10] | 曾祖训. 试论白酒香味成分与质量风格的关系[J]酿酒, 2002,(01)
.
|
[11] | 庄名扬. 中国白酒香味物质形成机理及酿酒工艺的调控[J]酿酒, 2007,(02)
.
|
[12] | 崔利,彭追远,郑朝喜,唐智,王松应,李俊贤. 高温大曲在酱香型酒酿造中的作用及标准浅说[J]酿酒, 1995,(04)
.
|
[13] | 刘秀娟,王歌云,孙凌峰. 糠醛在香料合成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 2000,(04)
.
|
[14] | 舒代兰,张丽莺,张文学,岳元媛,刘凯,木田建次. 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趋势[J]食品科学, 2007,(06)
.
|
[15] | 马超颖,戚薇,路福平,杜连祥. H_2O_2应激条件下的活性酵母细胞衍生物的研究[J]生物技术, 2003,(01)
.
|
[16] | 路福平,杨华,王玉,杜连祥. 高温和H_2O_2诱导酵母细胞产生活性衍生物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 2004,(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