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 谭琳. 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01)
.
|
[2] | 张美生,马文颖. 性别平等社会化: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J]妇女研究论丛, 2003,(01)
.
|
[3] | 肖扬. 论妇女人力资本积累与可持续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 2003,(04)
.
|
[4] | 闵冬潮. Gender(社会性别)在中国的旅行片段[J]妇女研究论丛, 2003,(05)
.
|
[5] | 马焱. 加强妇女教育 促进妇女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J]妇女研究论丛, 2004,(02)
.
|
[6] | 姜秀花. 社会性别视角在人口学领域的渗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学术研讨会”中“女性与人口迁移流动”专题论坛观点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 2004,(04)
.
|
[7] | 刘伯红. 农村流动人口与性别———“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有关论点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 1996,(04)
.
|
[8] | 高小贤. 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年)[J]妇女研究论丛, 1997,(02)
.
|
[9] | 王晓路. 性属/社会性别[J]外国文学, 2005,(01)
.
|
[10] | 刘少杰. 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J]国外社会科学, 2004,(02)
.
|
[11] | 陈永力. 女性主义追求的最高境界——社会性别[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
|
[12] | 李实. 中国农村女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1,(01)
.
|
[13] | 侯俊香,牛习昌.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出路[J]经济论坛, 2004,(02)
.
|
[14] | 胡明文,肖玲. 农村打工妹与她们的社会网络资本——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03,(07)
.
|
[15] | 陈月新. 对流动人口就业中男女平等的思考[J]南方人口, 2003,(02)
.
|
[16] | 朱秀杰. 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约束机制——社会性别视角分析[J]南方人口, 2005,(01)
.
|
[17] | 姜秀花. 社会转型期农村流动妇女的发展与限制[J]理论学刊, 2003,(02)
.
|
[18] | 王涛. 保障我国妇女公平就业政策的制度选择[J]理论月刊, 2003,(11)
.
|
[19] | 高雪玉. 浙江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状况的比较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5)
.
|
[20] | 郭爱妹. 社会性别: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