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淼. 蝗虫精氨酸激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2] 夏勇. Osmolytes在精氨酸激酶去折叠和再折叠过程中的保护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3] 朱雯静. 蝗虫精氨酸激酶的活性中心及其抑制剂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潘继承. 精氨酸激酶的折叠及其部分结构的研究[D]清华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邱星辉,李薇,冷欣夫. 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与脂肪体微粒体P450酶系的比较[J]动物学报, 2002,(02) .
[2] 宋萍,潘映红,李国勋,王勤英,吴文君,黄大昉. 棉铃虫和粘虫不同组织的氨肽酶活性及与Bt毒蛋白结合特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2) .
[3] 汤洪敏,杨吟野. 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的作用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
[4] 周茜,吴长功,董波,李富花,刘凤岐,相建海. Proteomic analysis of acute responses to copper sulfate stress in larvae of the brine shrimp,Artemia sinic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0,(02) .
[5]Gen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adherin in midgut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and its Cry1A binding reg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5,(04) .
[6] 邱星辉,李薇,冷欣夫.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粒体P450酶系组成和活性的比较[J]昆虫学报, 2001,(02) .
[7] 陈凤菊,高希武,雷明庆,郑炳宗. 单宁酸对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J]昆虫学报, 2003,(06) .
[8] 张小玉,汪贞,黄泽夫,王国秀,刘绪生. 棉铃虫不同虫态及虫龄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力的比较[J]昆虫知识, 2006,(03) .
[9] 侯成林,徐卫华. 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的表达模式与发育调节[J]科学通报, 2007,(11) .
[10] 张常忠,高希武,郑炳宗. 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布和发育期变化及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作用[J]农药学学报, 2001,(01) .
[11] 王政,郭淑元,张建伟,王希成. 用点突变方法研究海参精氨酸激酶的活性位点[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
[12] 姚翠鸾,王志勇,张瑞英,韩学哲,张子剑,孔鹏,冀培丰,黄珊珊.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水产学报, 2008,(05) .
[13] 姚翠鸾,冀培丰,孔鹏,王志勇.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J]水产学报, 2009,(06) .
[14] 何忠伟,陈艳芬,伍小松.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世界农业, 2005,(01) .
[15] 苏建亚,周晓梅,沈晋良. 抗Bt棉棉铃虫幼虫Bt受体氨肽酶N(APN2)基因克隆[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10) .
[16] 姚翠鸾,王志勇,相建海. 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03) .
[17] 管越强,王慧春,李利. 硫化物胁迫对日本沼虾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 2009,(06) .
[18] 史艳霞,张永军,王桂荣,梁革梅,高继国,吴孔明,郭予元. Bt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活性的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3) .
[19]Purification of Aminopeptidase N Protein and Differences in cDNAs Encoding APN1 Between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Helicoverpa armigera Strains to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06) .
[20] 陈家杰,夏立新,刘志刚,刘雯,吉坤美. 美洲大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变应原活性测定[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