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 庞杰,冯彤,于新,彭述辉. 甘薯软库贮藏保鲜及其机理研究[J]长江蔬菜, 1998,(01)
.
|
[2] | 姚海兰,史春余,王汝娟. 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块根品质的调控效应[J]腐植酸, 2009,(01)
.
|
[3] | 安康,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符史立. 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广东农业科学, 2004,(S1)
.
|
[4] | L.A.Chang,S.J.Kays,林海. 低氧贮藏对甘薯根块的影响[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82,(04)
.
|
[5] | D.H.Picha,张启堂. 愈伤处理和贮藏期间甘薯块根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88,(05)
.
|
[6] | 许传琴. 淀粉水解力不同的甘薯品系贮藏期间α-和β-淀粉酶的变化[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4,(05)
.
|
[7] | 谢一芝,邱瑞镰,戴起伟,吴纪中,张黎玉,徐品莲. 甘薯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及高胡萝卜素育种[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8,(04)
.
|
[8] | 谢逸萍,李洪民,王欣. 贮藏期甘薯块根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J]江苏农业学报, 2008,(04)
.
|
[9] | 何胜生. 甘薯的药用价值及其加工利用[J]江西农业学报, 2006,(02)
.
|
[10] | 李鹏霞,王炜,胡花丽,王毓宁,刘春泉. 低温贮藏下两种甘薯的品质变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04)
.
|
[11] | 李雨露. 甘薯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粮食与油脂, 2002,(04)
.
|
[12] | 雷鸣,卢晓黎,毛莉娟. 我国甘薯食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1,(11)
.
|
[13] | 朱科学,周惠明,郭晓娜. 植物来源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12)
.
|
[14] | 薛友林,木泰华,孙艳丽. 甘薯蛋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05)
.
|
[15] | 连喜军,罗庆丰,鲁晓翔,郑绍达,王亮,雷兆珍. 国内甘薯糖蛋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2)
.
|
[16] | 庞杰,林惠花,陈绍军. 软库贮藏甘薯及其机理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0,(04)
.
|
[17] | 王钊,刘明慧,樊晓中,豆丽娟,武小平. 甘薯收获与安全贮藏[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02)
.
|
[18] | 沈明珠,李俊国,东惠茹,翟宝杰,杜武峰. 中国菠菜硝酸盐累积和含量水平的研究[J]园艺学报, 1986,(04)
.
|
[19] | 周玲. 甘薯与保健[J]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8,(06)
.
|
[20] | 赵秀玲. 甘薯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