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史莹华,王成章,张伟毅,王先科. 苜蓿秋眠型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9,(08) .
[2]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王美珍,郭淑晶. 晚秋温度对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9,(10) .
[3] 张永峰,殷波. 混合盐碱胁迫对苗期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09,(01) .
[4] 杨树德,郑文菊,陈国仓,张承烈,陈珈,王学臣.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J]西北植物学报, 2005,(01) .
[5] 万东石,李红玉,周攻克,梁厚果,张立新. 虫害对不同水分条件胡杨披针形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4,(05) .
[6] 王艳,李俊清,谭志刚,阿木古郎,白彤. 虫害及水分条件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片中酚类物质及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 .
[7] 苏培玺,张立新,杜明武,毕玉蓉,赵爱芬,刘新民. 胡杨不同叶形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_2 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 2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