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商斌. 西藏多格错仁盐湖大型锂、钾矿床成矿物质来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
[2] 杨邦. 大气降水—洞穴滴水—现代碳酸盐沉积氧同位素传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 条
[1] 俞亚勋,王劲松,李青燕.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 2003,(02) .
[2] 侯书贵,张东启. 1954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两支冰芯记录的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 2003,(03) .
[3] 章新平,姚檀栋,刘晶淼,田立德.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稳定同位素变化[J]冰川冻土, 2003,(04) .
[4] 庞洪喜,何元庆,张忠林. 重要海-气-天文事件与新德里季风降水中δ~(18)O的关系[J]冰川冻土, 2004,(01) .
[5] 章新平,姚檀栋,田立德,刘晶淼. 湿度效应及其对降水中δ~(18)O季节分布的影响[J]冰川冻土, 2004,(04) .
[6] 庞洪喜,何元庆,张忠林. 新德里季风降水中过量氘与季风水汽来源[J]冰川冻土, 2005,(06) .
[7] 王宝鉴,黄玉霞,陶健红,李栋梁,王鹏祥. 西北地区大气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冰川冻土, 2006,(01) .
[8] 张应华,仵彦卿.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研究[J]冰川冻土, 2009,(01) .
[9] 章新平,刘晶淼,中尾正义,谢自楚.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中过量氘指示水汽来源[J]冰川冻土, 2009,(04) .
[10] 章新平,姚檀栋. 我国部分地区降水中氧同位素成分与温度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J]冰川冻土, 1994,(01) .
[11] 章新平,姚檀栋. 全球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的分布特点[J]冰川冻土, 1994,(03) .
[12] 章新平,姚檀栋. 影响降水中δ ̄(18)O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J]冰川冻土, 1995,(01) .
[13] 章新平,姚檀栋.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 1996,(04) .
[14] 田立德,姚檀栋,蒲健辰,杨志红. 拉萨夏季降水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 1997,(04) .
[15] 章新平,孙维贞,刘晶淼. 西南水汽通道上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05) .
[16] 宋友桂,于世永,朱诚. 中国东部季风区末次冰期以来古气候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03) .
[17] 章新平,姚檀栋. 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J]地理科学, 1995,(01) .
[18] 章新平,刘晶淼,田立德,姚檀栋. 亚洲降水中δ~(18)O沿不同水汽输送路径的变化[J]地理学报, 2004,(05) .
[19]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陈锋,王志民,王仕琴. 西北地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J]地理学报, 2008,(01) .
[20] 章新平,姚檀栋. 我国降水中δ~(18)O的分布特点[J]地理学报, 199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