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吴海江,茆灿泉,郭红光. 微生物与重金属作用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2] 史琦云,邵威平. 八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
[3] 朱斌. 重金属的生物吸附[J]广西轻工业, 2006,(05) .
[4] 陈勇生,孙启俊,陈钧,庄源益,戴树桂. 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 1997,(06) .
[5] 王亮,陈桂秋,曾光明,张文娟,陈云. 真菌胞外聚合物及其与重金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06) .
[6] 刘云国,周娜,樊霆,何义超,吕志江,郭帅,刘来,夏文斌. 铜、锌离子抗性菌筛选及重金属作用下富集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7] 王达,葛刚,吴兰,程谦. 金属硫蛋白(MT)的分离纯化与检测技术[J]江西科学, 2004,(01) .
[8] 寇冬梅,陈玉成,张进忠. 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特征及污染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 2007,(05) .
[9] 施巧琴,林琳,陈哲超,陈松生,谢必峰,吴松刚,陈静仪,柯毅龙,李贤明,林园. 重金属在食用菌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J]真菌学报, 1991,(04) .
[10] 吴涓,李清彪,邓旭,卢英华. 重金属生物吸附的研究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 1998,(02) .
[11] 贾彦,杨勇,江荣风,李花粉,王巍. Cd Zn交互作用对金针菇富集重金属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7) .
[12] 茆灿泉. 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J]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3,(02) .
[13] 佘红英,曹海军,宋鹏,陈坤,季金虎,徐恒. 三种常见食用蕈菌对重金属的耐受与富集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4] 梁成彪,杨林,闫庆博,鞠波. 2008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J]标准科学, 2009,(03) .
[15] 李志勇,郭祀远,李琳. 多糖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作用及机理[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1998,(01) .
[16] 吴锦文. 食用菌的医疗保健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生物学通报, 1999,(09) .
[17] 张晓柠,兰进. 食药用菌重金属富集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2) .
[18] 廖继佩,林先贵,曹志洪. 内外生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机理[J]土壤, 2003,(05) .
[19] 张洪玲,吴海锁,王连军. 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 2003,(04) .
[20] 陈素华,孙铁珩,周启星,吴国平. 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