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余韩开宗. 薯蔓特性与施肥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D]西南大学, 2011 .
[2] 何伟忠. 甘薯颗粒全粉的加工工艺、品质评价体系及其相关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7 .
[3] 陈宇星. 干物质差异甘薯的农艺调控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
[4] 林华. 甘薯全粉制粉工艺及其应用于面包的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
[5] 吴问胜. 紫心甘薯“赣薯1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6] 黄天宝. 丘陵红壤旱地水果甘薯新品种赣薯2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
[7] 付严萍. 单细胞化紫甘薯泥加工工艺及其脆片研究与开发[D]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8] 滕艳. 徐薯22插蔓特性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西南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蔡南通,谢春生,余华,冯祖虾,冯瑞集.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蔓刈病鉴定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4,(01) .
[2] 安康,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 甘薯种质资源病毒病调查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 2003,(04) .
[3] 谢春生,冯祖虾,林美莺,黄宏城,李绪志,吴卓生. 中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薯瘟病鉴定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1994,(05) .
[4] 邢继英,杨永嘉,孙爱根,胡兰英,钮福祥,李秀英,唐君. 甘薯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评价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02,(02) .
[5] 阎文昭,王大一. 甘薯种质资源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 1996,(S1) .
[6] 黄湛,陈友荣,冯祖虾,谢春生. 广东甘薯品种耐寒性鉴定及其生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87,(03) .
[7] 沈稼青,陈应东,冯祖虾,张雄坚. 广东甘薯品种资源杂交不亲和群的鉴定及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2,(01) .
[8] 林汝湘,谢春生,冯祖虾,黄宏城.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5,(04) .
[9] 郭小丁,邬景禹,唐君,孙近友. 甘薯品种资源田间耐盐性鉴定研究[J]作物品种资源, 1994,(03) .
[10] 张允刚,郭小丁,邬景禹,唐君,李玉侠,张华. 抗甘薯茎线虫病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J]作物品种资源, 1998,(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新笋,雷剑,杨年堤. 中国甘薯栽培研究的现状与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