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赵丽萍. 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D]山东大学, 2011 .
[2] 杨敬辉. 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河北大学, 2010 .
[3] 李燕. 构建程序选择权制度之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 2006 .
[4] 陈洪杰. 扩散利益的保护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D]厦门大学, 2006 .
[5] 尹晓稳. 行政判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
[6] 杨晓梅. 环境民事诉讼立案制度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7 .
[7] 吴如巧. 民事诉讼举证之程序性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
[8] 陈小炜. 论行为保全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
[9] 曾健彬. 民事再审程序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
[10] 魏占胜.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0 .
[11] 初艺卓.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D]沈阳师范大学, 2013 .
[12] 吴宏波. 论我国民事送达制度[D]吉林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蕾. 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蔡彦敏,张珺. 审时度势:对现行《民事诉讼法》修订之思考[J]法学家, 2002,(04) .
[2] 潘剑锋. 从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看我国司法改革存在的问题[J]法学, 2000,(08) .
[3] 顾培东. 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法学研究, 2000,(03) .
[4]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 1997,(05) .
[5] 赵钢. 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法学研究, 1999,(01) .
[6] 谢佑平,万毅. 法律权威与司法创新:中国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危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01) .
[7] 陆庆胜,金永明. 日本司法制度改革最新动态[J]政治与法律, 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