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陈思蓉. 我国强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极端事件动力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
|
[2] | 李玲雯. 重庆市的降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
|
[3] | 王琼.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渍害的缓解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
[4] | 纳丽. 宁夏降水集中程度与旱涝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
[5] | 韩璞璞. 以城市防洪排涝为目标的庐江县城降水特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
|
[6] | 杜亚军. 太阳活动对江淮梅雨长期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
|
[7] | 张之贤. 陇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 2013
.
|
[8] | 刘琳. 基于集合预报的中国极端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13
.
|
[9] | 苏可欣. 基于Monte Carlo的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内)降水分布型及旱涝预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
|
[10] | 李效收. 1961-2010年新疆降雪的变化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
|
[11] | 白晓平.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特征及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 叶正伟. 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
[2] | 闵晶晶.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
|
[3] | 熊开国. 中国汛期降水模式误差主分量相似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
|
[4] | 吴晓丹. 上海中心城区暴雨积水机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
|
[5] | 许斌. 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变异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D]武汉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林学椿,张素琴. 1998年中国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 2000,(05)
.
|
[2] | 陆渝蓉,高国栋,朱超群,翟盘茂. 江淮地区旱涝灾害年份的水分气候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 1996,(03)
.
|
[3] | 李鸿洲,梁佩婰,梁幼林. 长江中下游汛期长期旱涝预报与500毫巴环流型及其变化[J]大气科学, 1977,(03)
.
|
[4] | 邓爱军,陶诗言,陈烈庭. 我国汛期降水的EOF分析[J]大气科学, 1989,(03)
.
|
[5] | 周兵,何金海,吴国雄,韩桂荣. 东亚副热带季风特征及其指数的建立[J]大气科学, 2003,(01)
.
|
[6] | 金祖辉,罗绍华.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与南海海温异常关系的初步分析[J]气象学报, 1986,(03)
.
|
[7] | 张琼,吴国雄.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气象学报, 2001,(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王纪军,裴铁璠,苏爱芳,孔海疆. 河南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2] | 张天宇,程炳岩,王记芳,张永亮,刘晓冉. 华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
|
[3] | 覃卫坚,寿绍文,覃志年,何慧. 广西暴雨分布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
[4] | 刘琳,陈静. 新疆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特征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 2012
.
|
[5] | 闵晶晶,曹晓钟,段宇辉,刘还珠,王式功. 近30年“京津冀”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和突变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 2013
.
|
[6] | 李嵩,高庆九,王冀,苏丽欣. 吉林省降雪期降雪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 2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