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黄建安. 茶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4
.
|
[2] | 周延清. 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西北大学, 2005
.
|
[3] | 王祎玲. 七筋菇植物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 2006
.
|
[4] | 马云桐. 虎杖的资源、品质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
|
[5] | 马丹炜. 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遗传多样性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
|
[6] | 卢萍. 内蒙古三种棘豆属植物中苦马豆素相关因子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
[7] | 刘志华. 内蒙古地区野生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
|
[8] | 黄以钟. 福建药用植物板蓝与建青黛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
[9] | 周天华. 中国特有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的分子谱系地理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
[10] | 朱云华. 萱草属(Hemerocallis spp.)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种内杂交新种质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刘万勃,宋明,刘富中,王怀松. RAPD和ISSR标记对甜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03)
.
|
[2] | 邱英雄,傅承新,孔航辉. 杨梅不同品种的ISSR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04)
.
|
[3] | 王建波.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J]遗传, 2002,(05)
.
|
[4] | 宣继萍,章镇. 适合于苹果的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6)
.
|
[5] | 钱韦,葛颂,洪德元.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学报, 2000,(07)
.
|
[6] | 刘保申,孙其信,孙兰珍,高庆荣,解超杰,窦秉德,倪中福,魏艳玲,张延传.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RAPD和ISSR标记(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