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李娜. 基于SOBEK的河网结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情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2] 童雅娟. 水安全视角下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 2010 .
[3] 赵军. 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4] 吴阿娜. 河流健康状况评价及其在河流管理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5] 马秀梅. 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系规划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
[6] 卢凌威. 上海郊区风貌构成的研究[D]同济大学, 2008 .
[7] 马嵩. 上海郊区风貌的形成与演变[D]同济大学, 2008 .
[8] 张咏梅. 小清河水系济南段山区流域地貌特征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
[9] 郭晟. 上海中心城区河岸沿线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
[10] 陈林. 城市水系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
[11] 郭芬. 辽河流域水生态与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
[12] 王石磊. 西安城市化与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9 .
[13] 邢国徽. 近代上海桥梁建设与城市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
[14] 梁敏. 武进运南片平原区水系规划及换水均匀性研究[D]扬州大学, 2010 .
[15] 王石磊.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9 .
[16] 张鲜明. 上海市郊区历史地段街巷空间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
[17] 刘辰. 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河网水系价值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
[18] 张醒声. 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与管理立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12 .
[19] 张存. 广场东沟防洪与生态治理工程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
[20] 金妍. 江南水乡河网水系结构变迁及空间分区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叶正伟. 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2] 车越. 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3] 倪九派.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尺度转换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4] 杨凯.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
[5] 程江.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
[6] 赵军.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
[7] 吴阿娜. 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
[8] 薛丽芳. 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09 .
[9] 吴晓丹. 上海中心城区暴雨积水机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
[10] 吕园. 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D]西北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艾南山,李后强. 从曼德布罗特景观到分形地貌学[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3,(01) .
[2] 赵锐,赵宏,何隆华,顾其钧,杨海浪. 地理现象分形研究[J]地理科学, 1994,(01) .
[3] 何隆华,赵宏. 水系的分形维数及其含义[J]地理科学, 1996,(02) .
[4] 梁虹,卢娟. 喀斯特流域水系分形、熵及其地貌意义[J]地理科学, 1997,(04) .
[5] 冯平,冯焱. 河流形态特征的分维计算方法[J]地理学报, 1997,(04) .
[6] 高鹏,李后强,艾南山. 流域地貌的分形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1993,(05) .
[7] 陈彦光,李宝林. 吉林省水系构成的分形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3,(02) .
[8] 杨太华,苏维篪,何凡锋. 黔南曹渡河流域水系的分形分维研究[J]贵州科学, 1992,(01) .
[9] 周家维,胡蕖. 北盘江流域水系结构特征及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 1997,(01) .
[10] 王协康,方铎. 流域地貌系统定量研究的新指标[J]山地研究, 1998,(01) .
[11] 汪兴华. Horton规律统计的必然性与河网的随机分布[J]世界地质, 1994,(04) .
[12] 李后强,艾南山. 分形地貌学及地貌发育的分形模型[J]自然杂志, 199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