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 张立才. 金森女贞和青冈栎的抗寒性和耐荫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2] | 毛冬梅. 6个粉葛品种主要内含物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3] | 张贺. 芸香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
|
[4] | 于铁峰. 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对冷季型草坪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5] | 刘平湘.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0
.
|
[6] | 翟轩.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
[7] | 谢晓金. 南京地区引种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
[8] | 王迅. 西南区扁穗牛鞭草生产性能及抗寒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
[9] | 杜宝红. 扁蓿豆根颈形态解剖特征和物质积累规律与抗寒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
[10] | 查菲娜.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主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
[11] | 马正华. 西北黄芪和山野豌豆种子活力及幼苗抗寒生理研究[D]青海大学, 2008
.
|
[12] | 黄翔. 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对几种作物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
[13] | 杨静. 红叶石楠抗旱性与抗寒性研究及引种适应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
[14] | 高丹丹. 杨树叶片酚类物质对秋季温度骤降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 2008
.
|
[15] | 姚俊. 粉尘污染对城市典型绿化树种的生理生态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
[16] | 王宇. 几种外源物质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低温响应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
[17] | 陆新华. 菠萝种质苗期抗旱性与耐寒性评价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 2010
.
|
[18] | 李如意.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和产量调控效应[D]河南农业大学, 2010
.
|
[19] | 王茜. 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strigosa)不同世代的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
|
[20] | 王伟伟. 暖冷年对冬小麦越冬性和抽穗期的影响及温光反应变化[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 陈贵,康宗利,张立军. 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1998,(03)
.
|
[2] | 刘成运,孟庆梅,权明清. 冷害条件下凤眼莲某些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3,(04)
.
|
[3] | 王红星,吴诗光,杨光宇. 寒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
|
[4] | 王红星,侯秀丽,古红梅,周琳. 寒害对小麦拔节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