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肖宇.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中国野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pSTSgDAN2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2] 金美玉. 葡萄茎段培养生物反应器微环境调控[D]延边大学, 2011 .
[3] 刘文瑜. 葡萄抗寒砧木的组织培养、试管苗微嫁接及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4] 李小平. 多效因子对培养葡萄细胞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D]西北大学, 2007 .
[5] 李德燕. 贵州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研究[D]贵州大学, 2008 .
[6] 王艳妮. 瑞士引种葡萄Granior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7] 戴彩虹. 山葡萄组织培养与离体嫁接亲和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昆玉. 腺枝葡萄鉴定与评价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贺普超,任治邦.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J]果树科学, 1990,(01) .
[2] 石雪晖. 藤稔葡萄离体培养研究[J]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5,(01) .
[3] 李云,冯慧,田砚亭. 葡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 2000,(03) .
[4] 黄学森,M.G.Mullins. 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葡萄的研究[J]遗传, 1989,(03) .
[5] 李云,冯慧,田砚亭. ‘红地球’葡萄叶片、叶柄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J]园艺学报, 2002,(01) .
[6] 贺普超,王跃进,王国英,任治邦,和纯成.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1,(03) .
[7] 张剑侠,王跃进,徐炎. 中国野生葡萄及其F_1代抗白粉病的遗传表现[J]中国农业科学, 20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