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 刘平,林华香,付贤智,孟春. 掺杂TiO_2光催化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灭菌机理[J]催化学报, 1999,(03)
.
|
[2] | 王浩,赵文宽,方佑龄,王润帮,李莉. 二氧化钛光催化杀灭肿瘤细胞的研究[J]催化学报, 1999,(03)
.
|
[3] | 杨先锋,但德忠.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 1997,(04)
.
|
[4] | 袁洪志. COD的极谱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4,(02)
.
|
[5] | 杨泽玉,胡涌刚. 化学发光-化学需氧量测定新方法[J]分析化学, 2003,(12)
.
|
[6] | 李晓平,徐宝琨,刘国范,吴凤清.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发展[J]功能材料, 1999,(03)
.
|
[7] | 朱洪涛,曾芳.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3,(07)
.
|
[8] | 吕正中,谭爱民,张磊,张心英.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综述[J]工业水处理, 2000,(10)
.
|
[9] | 薛向东,金奇庭. 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J]环境保护, 2001,(06)
.
|
[10] | 张晖,程江,杨卓如,陈焕钦. O_3/UV法降解水中对硝基酚[J]环境化学, 1996,(04)
.
|
[11] | 方佑龄,赵文宽,张国华,董庆华. 用浸涂法制备飘浮负载型TiO_2薄膜光催化降解辛烷[J]环境化学, 1997,(05)
.
|
[12] | 郑红,汤鸿霄,王怡中. 有机污染物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 1996,(03)
.
|
[13] | 胡国强,梁杉垣,杨惠玲. 在混酸溶液中用MnSO_4作催化剂快速测定废水COD[J]环境科学, 1989,(06)
.
|
[14] | 韩相奎,姚秀琴,刘颖. 无汞盐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 1990,(06)
.
|
[15] | 高洁,徐桂芹,姜安玺,于尔捷,杨义飞. 光化学氧化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05)
.
|
[16] | 范志杰,宋春印. 我国海洋倾废活动的发展历程[J]交通环保, 1994,(05)
.
|
[17] | 张泽勇. 大化棉花岛排渣场工程的投入使用对大连湾水质影响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
.
|
[18] | 牟晓燕,杨永亮,李春雁,殷效彩,薛允传,贾建军. 山东半岛荣成湾月湖环境特征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99,(04)
.
|
[19] | 关胜,郝电,王玉杰,马天,王斌,但德忠. 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开发应用及最新进展[J]四川环境, 2002,(03)
.
|
[20] | 赵钦勋,王淑丽,乔守良. 关于标准方法测定COD_(cr)值条件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 1996,(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