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刘晓玲. 大青叶和板蓝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2] 孙浩冉. 脱脂亚麻籽及烟叶化学成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8 条
[1] 贾德武. 复方板蓝根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4) .
[2] 项雷文,汪惠勤,陆华珍,高观祯,柯李晶,饶平凡,周建武. 板蓝根热加工过程中氨基酸组分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7,(03) .
[3] 李彬,陈万生,杨根金,张卫东,乔传卓.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有机酸类成分[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3) .
[4] 李锐,付铁军,及元乔,丁立生,彭树林. 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研究[J]分析化学, 2005,(12) .
[5] 刘巍,毛友安,钟科军,卢红兵. 直接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快速表征烟叶[J]分析试验室, 2008,(02) .
[6] 田彩平,廖世奇. 亚麻籽木酚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10,(07) .
[7] 郭明全,宋凤瑞,陈貌连,白玉,刘志强,刘淑莹. 刺五加寡糖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09) .
[8] 林子君,刘晓秋,韩娜,刘智惠,滕福康,殷军.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05) .
[9] 李国旺. 大青叶体外抑菌试验[J]甘肃畜牧兽医, 2008,(04) .
[10] 孙小兵,盛家荣,王定培.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1] 吴松,秦军. Maillard反应的机理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
[12] 蒋丽蓉,林金瑞. GHPLC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J]海峡药学, 2009,(06) .
[13] 苏进贵. UV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含量的探讨[J]海峡药学, 2009,(10) .
[14] 郑雪花.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7,(02) .
[15] 陆晶. 大青叶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黑龙江医药, 2009,(06) .
[16] 李子成,陈淑华,蒋宁,吕丁.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01) .
[17] 毛辉,齐淑媛,李龙英,刘迎玉,王日强,邓冬平,任旷. 亚麻籽木脂素对非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05) .
[18] 莫冰,余克花. 板蓝根和鱼腥草抗流感病毒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04) .
[19] 李楚源,曾令杰. 板蓝根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03) .
[20] 熊清华,程宁新,邓细河,翟佳羽,李小林. 完全性唇腭裂早期腭裂修复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