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陈岗. 基于温差发电的工业无线测温系统设计[D]中南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袁晓红. 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热电转换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
[2] 柳长昕. 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实验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董桂田.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的温差发电[J]北京节能, 1997,(04) .
[2] 黄建设. 青藏高原上汽车发动机余热的利用[J]节能与环保, 2006,(01) .
[3] 刘洪阳,刘万钊,贺强,杨晓光,赵力. 发动机排气管余热发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4] 张忻,张久兴,路清梅,张艳峰,刘延秦,刘旭. 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4,(02) .
[5] 于军,徐桂英. 热电材料发展动态[J]材料导报, 2005,(03) .
[6] 厉英,王淑兰,张大勇,姜茂发. 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材料导报, 2005,(09) .
[7] 徐亚东,徐桂英,葛昌纯. 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动态[J]材料导报, 2007,(11) .
[8] 陈东勇,应鹏展,崔教林,毛立鼎,于磊. 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材料导报, 2008,(S1) .
[9] 张有,顾宏中. 车用发动机增压系统的选型及计算分析[J]车用发动机, 2001,(06) .
[10] 秦朝葵,杨志. 一种使用发动机余热的新型客车采暖系统[J]柴油机, 2004,(05) .
[11] 李广军,郭烈锦,陈学俊. 卧式螺旋管气液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 1997,(04) .
[12] 江斌,陈则韶. 盘状螺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 2009,(12) .
[13] 赵建云,朱冬生,周泽广,王长宏,陈宏. 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J]电源技术, 2010,(03) .
[14] 何元金,陈宏,陈默轩. 温差发电———种新型绿色的能源技术[J]工科物理, 2000,(02) .
[15] 朱建国,仇性启. 螺旋管技术研究[J]工业加热, 2004,(01) .
[16] 赵刚,李富彧,朱建良. 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原理与实现[J]信息技术, 2005,(10) .
[17] 江俊,沈时芳,顾正祥,徐健学. 螺旋管换热器传热管动力特性的试验及数值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 1993,(01) .
[18] 崔淑琴. 回收汽车发动机中温余热的节能新装置[J]节能, 1995,(08) .
[19] 高雪峰,刘志璋,孙民爱. 汽车尾气余热沥青加热装置的研究[J]节能技术, 2004,(02) .
[20] 郑艺华,马永志.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节能领域的应用[J]节能技术, 2006,(02) .